星期日
2019年08月18日
第01版:头版

污水治理:从首部控规到一体推进

近日,市区虹桥港湿地公园东侧出让地块已开始桩基施工,开发商坦陈,虹桥港原来又脏又臭,现在变成开发地块的后花园。无独有偶,孟家湾湿地公园去年8月竣工后,不仅旁边的帝宝花园笑了,西北角地块也已成功出让,开发商称如今水清景美的孟家湖,是其投资的参考依据之一。

“我市从2017年开始,对这两个水体进行了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拓宽清淤、截污除臭,全面提升水环境。”市给排水管理处行业监管科科长曹德圣感慨,从整治效果看,污水治理确实对改善水环境,提升百姓的居住环境、生活品质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全国首份面源污染控制规划

在镇江污水治理进程中,2013年8月市政府颁布实施全国第一份面源污染控制规划——《镇江市面源污染控制规划》,无疑是个里程碑事件。规划针对城市面源污染的特殊性,分析镇江水环境现状,提出采取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减少径流、截流调蓄、生态治理、强化管理等手段,全面实施城市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为镇江建设山水花园城市、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曹德圣介绍,城市面源污染,是指降雨过程中,雨水及其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降尘、油污、重金属等城市地面污染物,使雨水受到第一次污染,然后通过沉积有污水、底泥等污染物的雨水管网,形成二次污染,两次污染叠加,造成受纳水体水质污染。

2010年我市启动“一湖九河”水环境整治,但令管理部门头疼的是,每逢暴雨,依然有大量污水会排入金山湖等水体,金山湖解放路排口更出现“污龙”,被百姓诟病。为此,我市与同济大学合作,在国内率先对整个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进行研究,通过对9场降雨不同分布地点、不同降雨时段取样化验分析发现,雨水径流污染对河道污染的占比达60%-70%。

当时国内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治理还处于探索阶段,镇江住建部门把思考和搜索目光扩大到世界范围,借鉴美国西雅图的低影响开发(LID)雨洪管理理念,2011年率先开展城市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编制。在省住建厅主持召开的评审会上,由来自北京、上海等地8位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经严格评审认为,《规划》技术路线正确,目标明确,设施布局总体合理,对全省乃至全国开展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

全国首批海绵试点建设城市

就在我市按规划启动沿金山湖3.8平方公里区域示范引领项目时,(下转2版)

■短评

续写“真山真水”新传奇

方良龙

从雨污分流、建设污水处理厂等常规治理手段,到“一湖九河”整治,再到触及更深层面的面源污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从点源污染、单一水体治理到点线面结合、水陆兼治,从建成区全面整治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镇江水污染防治不断迈向新目标,全市水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镇江枕山襟江,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如果说山是镇江的瑰宝,那么水则是镇江的灵魂。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延续水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使命,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选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全市上下需凝心聚力,共同打赢水污染整治攻坚战,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把镇江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诗和远方。

2019-08-1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40380.html 1 3 污水治理:从首部控规到一体推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