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广宇
“无缘社会”是近年出现的新名词,由日本社会工作者提出来,并由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而为人所知。在纪录片里,“无缘社会”被定义为“没有关联的社会,各不相干的社会”,而日本社会正经历着这样的社会形态——单身、独居老人默默死亡而无人知晓,年轻人远离家乡而断绝了与故乡的联系,而在现代职场里,人际关系的疏离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度下降,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无缘社会”的基础。
小说《小偷家族》的创作基础即是“无缘社会”。
《小偷家族》的作者是枝裕和,他是日本的著名导演。最早以拍纪录片出名。小说《小偷家族》也有电影版,相比以前,《小偷家族》电影版更像电影,而不再有纪录片的痕迹。
比较而言,《小偷家族》的文字比电影要好看,这或许得益于小说文本所具备的比影像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偷家族》的故事并不复杂,整体创意却非常机巧。六个不相干的人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掩藏身份,组合成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经历不同,但每个人都不曾放弃努力,好好地活着。
小说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杀人犯“女儿”,也不是游手好闲的啃老族“儿子”,而是房子的主人——奶奶初枝。初枝的身上具备了“无缘社会”里老年人最典型的身份特征,单身、独居。因为不甘于寂寞,初枝容留了几个身份不明的流浪者。初枝并不关心他们的过去,明知道几个人靠偷盗为生,初枝也不揭穿,甚至拿出自己微薄的养老金养活几个人。同时,初枝自己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了报复丈夫当年的背叛,她每个月都去向丈夫的儿子要钱,即使知道孙女就在自己身边,也不对孙女说明真相。
社会小说写作的最大忌讳是将人物形象脸谱化,而在《小偷家族》里,是枝裕和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尤其在塑造初枝这个老年女性形象时。初枝也有年轻的时候,也有梦想,但岁月的磨砺和生活的摧残,让她对这个世界看得很清楚。她知道自己给这些“失败者”一个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家,这个家可以很吵、很乱,但这个家里有人。有人就有温暖。“无缘社会”里,最缺乏的就是人情的温暖。
有人说,是枝裕和有一个偏好,就是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塑造一个“爱絮叨”的妈妈的形象,到了《小偷家族》里,老年女性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许在是枝裕和看来,妈妈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那种爱经历过磨难——只有磨难之后,才会让爱更深沉、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