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19年08月15日
第05版:美丽句容

宝华山下宝华村

宝华村是宝华镇的一个行政村,现在的宝华行政村由宝华、森林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地处“律宗第一名山”的宝华山脚下,因宝华山得名。宝华山位于长江南岸,海拔396.4米。原名花山,因盛夏时节黄花漫山而得名。因古时“华”与“花”通用,又名华山。

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和尚晚年登山结庐为庵,设坛讲经传教,使此山名声大振。宝志又名志公、宝公。宝志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华山为宝华山。

相传南朝时,县治北乡朱家村,有一对老夫妻,做了一辈子好事,就是老来无子。一天大清早,老头出门打水,听见有个小孩儿哭得可怜。他顺着哭声找去,来到一棵槐树底下,一听,哭声从树上的鸟窝里传出,爬上去一看,鸟窝里睡着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儿。他心疼得把小孩儿赶快抱出来。从此,老夫妇就收养了这个小孩,这就是后来的宝志。七岁,送他去南京出家做了和尚。

南朝时大兴佛教,梁武帝尊宝志为帝师。由此宝志声名远扬,有关宝志的传说就成了“志怪小说”的素材。传来传去,有人就根据他的故事,编出个济公活佛。宝志圆寂后,梁武帝把他厚葬在南京紫金山开善寺旁,也就是后来的明孝陵位置。宝志受过历代皇帝加封,墓前曾有“三绝碑”。大画家吴道子给他画的像,大诗人李白给他作的诗文,大书法家颜真卿给他写的字,这三者合一的墓碑,人称“三绝碑”。(句地办)

2019-08-1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9891.html 1 3 宝华山下宝华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