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19年08月10日
第02版:要闻

马哈三:丹阳“新”家,幸福又快乐

——我和我的城市·镇江

马哈三在工作中。佘记其 摄

【个人简介】 马哈三,来自黄河上游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让妻儿能有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他放弃在临夏养家糊口多年的工地,携妻儿来丹阳寻找美丽梦想。近3年来,马哈三全家早已融入了幸福快乐的丹阳“新”家。

【镇江印象】 交通十分便利,生活环境、空气质量都很好,是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大暑”节后的丹阳,室外炙热如火,室内高湿闷热。临近中午,在丹阳市双仪公司生产车间,有序忙碌的生产场面给人一种快节奏的感觉,空调的风让人感到进入“舒适区”,在镜片“抛光”车间,身着工作服的马哈三,正聚精会神地研磨镜片,在三尺大的工作阵地上,有条不紊地忙碌操作。

趁着下班间隙,马哈三跟记者分享了他及妻儿在丹阳的幸福快乐时光。

今年42岁的马哈三,曾在老家临夏自治州的工地上干活,因妻子没有工作,一家三口的重担全压在他身上,日子过得辛苦,但简单快乐。他说,在老家,每年下半年10月至次年春节,临夏大地全部封冻起来了,这几个月无法干活,也没什么收入了。

“那些年,我一直想外出闯闯,但妻子在家,儿子上学,离家的想法一直在犹豫中。”马哈三说,每当空闲的时候,他就电话与在丹阳工作的亲戚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在丹阳的工作生活情况,每次挂下电话,来丹阳工作的想法与日俱增。

直到2016年,儿子高中毕业,他外出工作的想法尤为迫切。马哈三回忆,他来丹阳的决定真的很果断,10月,临夏自治州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冰冻季节,马哈三只好停工在家,习惯劳动的他,哪有闲心静下来呀!

那天,他在电话里与在丹阳双仪公司工作的表哥表明了要来丹阳工作的想法后,便与妻儿一起打理行李,买好来丹阳的火车票,2016年11月,马哈三全家三口带着大包小包行李,怀着美好的希望坐上了前往丹阳的火车。

“刚下火车,感觉丹阳交通很方便,城市很干净,虽然是冬天,但道路绿色植被多,空气质量好。”马哈三对刚来丹阳的感觉记忆犹新,他说,在老家临夏的冬天,道路上的绿色植被都冻坏了,还有,丹阳的自来水好喝,不像临夏的水,一烧就结垢。一切都和老家的城市截然不同。

马哈三回忆,抵达丹阳的次日,经表哥介绍,在丹阳双仪公司的帮助下,马哈三安排在公司的“抛光”车间,其妻马白给也安排在“清洗”车间。工作很快得到了落实,一家三口十分开心。

在外工作的时光,总是令人难忘留恋。面对现在的生活,妻子马白给也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她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每月能领到月薪5000多元,其丈夫马哈三每月薪水近4000元,儿子马进海也打工挣钱了。她说:“一家三口,除掉开支,每月能存1万元左右!”

这种幸福快乐,不仅体现在收入上,马哈三与记者分享了另外一些幸福快乐的生活细节:公司专门安排了生活设施齐全的宿舍楼、夫妻房,设置了清真食堂、清真食品便利店,每逢6月5日的“开斋节”和8月12日的“古尔邦节”,公司给回族员工放了假,并花了1万多元买来了一些牛羊肉和一些鸡肉等食品送到食堂,让回族员工高高兴兴地过节……

握别时,马哈三脸上仍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假期里,他们一家三口常常逛逛丹阳眼镜城、商场超市、公园广场,他说:“我感觉在丹阳‘新家’的生活,特别开心,无比幸福!”

本报记者 佘记其

2019-08-10 ——我和我的城市·镇江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9254.html 1 3 马哈三:丹阳“新”家,幸福又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