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9年08月09日
第04版:镇江年中报·镇江新区篇

优质项目看得准、引得进、落得实

镇江新区:紧盯重大产业项目 高质量推进产业强区

新材料产业园部分企业及长江岸线照

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车间

镇江综合保税区

镇江新区航空嘉年华机场活动

索尔维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阿雷蒙绿色建筑达到国际绿色建筑工会LEED的金牌标准

美丽的摩天轮

宜园

心湖景区

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150亿元的孚能科技镇江制造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的好未来镇江教育基地等一批体量大、质态优、前景好的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区域竞争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项目引进和落实?镇江新区以产业研究指导招商方向,确保项目“看得准”;统筹各类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确保项目“引得进”;推进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项目“落得实”。

以产业研究引领 把准项目方向

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一直是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当前,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新挑战,国内“三期叠加”压力增大,抓什么样的项目,成为新的时代方位下开发区亟待求解的“必答题”。

镇江新区在2018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考评中列第22位,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列第5位。“虽然镇江新区的排名呈上升势头,但一直承受着标兵继续领先、追兵紧紧追赶的巨大压力。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格局,新区最需要在高质量项目上下苦功、求突破。”镇江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秦海涛说。

秦海涛认为,在现阶段,开发区应切实调整标准,调高标尺,下大力气把握好那些环境友好、市场潜力巨大、能够实现持续投资、持续增长并持续提供稳定税收的高质量项目。

镇江新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深入研究本地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发展需求,锚定主导产业集聚度提升、实体经济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确保项目高质量。

——聚焦“四个一”产业项目,集中力量构建产业集群。

镇江新区紧扣“四个一”产业体系,即一个主导产业(新能源)、一个骨干产业(新材料)、一个新兴产业(航空航天)、一个未来产业(生命健康),深入调研、精准招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

2018年,镇江新区77%的招引项目属于“四个一”产业体系或其他较为前沿产业领域。总投资150亿元的孚能科技镇江制造基地项目,创造了镇江新区历史上投资强度最大、亩均税收最高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新纪录,树立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又一新地标。

镇江新区还深耕产业链,瞄准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围绕龙头骨干企业,梳理、分析其核心供应商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锁定目标招引企业,集中力量延链、补链、强链。2018年招引的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赢创,与园区已有的硅材料项目构建起一条崭新的硅材料产业链。

——所有项目实体经济为先,实体经济项目制造业为先。

镇江新区突出制造业实体经济招引导向。2018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6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35个,占新签约项目的74%。市级产业类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先进制造业投资均排名镇江市第一。

与此同时,外资结构更加扎实。在全省绝大多数区域以三产服务业为外资到位主要途径的背景下,镇江新区瞄准实体经济外资项目,2018年完成产业类外资3.36亿美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外资2.41亿美元,占镇江市比重近40%,制造业外资占全口径外资比重达72%。

——推进循环化改造项目,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镇江新区以循环化改造为抓手,建设补链强链项目,加强企业间能量和物料循环利用。“东普新材料被称为园区的‘工业盐基地’,其在建的发烟硫酸项目将发烟硫酸供给江化微,已签约的空分项目可将氮气供给江南化工。”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朱科说。

目前,新区已构建起化工、光伏、静脉、造纸四大循环产业链,重点落实18个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建设。

2018年,镇江新区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循环化改造后,镇江新区每年可节约能源消耗8.33万吨标准煤、节约用水123万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14亿元。

统筹资源配置 保障优质项目进入

近两年,各地竞相招引高质量项目。镇江新区瞄准高质量项目方向后,统筹项目信息、政策扶持、土地资源等要素,确保优质项目进得来。

——统筹项目信息,加强项目源头研判。

镇江新区改变原先6个招商主体各自为政的格局,由招商中心统筹管理。各渠道项目招引信息汇总至招商中心,招商中心根据投资主体实力、产业契合度、产品市场、要素配套需求、产出类指标等条件综合研判、预审把关,排除投资体量小、含金量不高的一般性项目,确保项目“优中选优”。

“2018年,招商中心把‘绿色考核指挥棒’前移,组织开展了4次综合研判、共计58个项目,主动淘汰17个生态环保不达标、与主导产业契合度不高、产出效益和资源消耗不匹配的项目。”镇江新区招商中心项目管理部负责人王林辉说。

严把项目源头关,带来了项目投资体量和品质的双效提升。2018年,镇江新区新签约项目单个平均投资额达9.6亿元,较2016年、2017年分别提高19.7%、29.7%;新签约项目中,1/3的项目投资主体为世界500强、知名上市公司、行业前三和央企。

——统筹政策扶持,引导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

根据项目类别分类施策。镇江新区对招引项目“层层把关、分级赋权”,招商中心完成综合研判后,召开项目评估会,各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评估打分,80分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给予政策优惠,确保政策集中于生态友好、单位产出高的项目。

项目引进关键在于吸引人才。镇江新区出台“开新八条”“金融五条”“创富六条”等一揽子扶持服务政策,围绕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特色产业,对创新创业项目及相关人才给予重奖,并对人才生活配套服务提档升级。

聚焦重点项目精准服务。镇江新区引导领导精力、招商力量向优质项目倾斜,为孚能科技设计了供应链项目招引专案,深入研究其供应商,带着合作方案上门拜访,已主动对接二三十家目标企业。

——统筹土地资源,腾出项目发展空间。

镇江新区坚定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通过产业链招商盘活闲置资源、“腾笼换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举措,为高质量项目腾出宝贵空间。

对于新签约存量项目,引导其盘活存量土地。镇江新区帮助东普新材料、万宝瑞达、安赫集团等企业充分利用厂区内存量地块,对产品进行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企业竞争力。对于增量项目,引导其并购区内低效土地,重现资源价值。2018年新招引的加勒、威翔、孚能等项目盘活了柏森电器、中陆航空等一批“僵尸”、低效企业土地,释放土地面积约1100亩。

“新地开发成本通常在10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而企业利用盘活的土地,成本可降低一半,极大降低了项目进入成本。”镇江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工业发展科左右说。

据了解,2018年镇江新区共出清盘活“僵尸企业”8家、烂尾项目5个、闲置用地12宗、存量土地2199亩。

全生命周期服务 确保高水平落实

一个项目从洽谈、引进到开工、建成,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我们不能简单沉迷于签了多少项目,关键要看实实在在落地投产有多少。”秦海涛说。镇江新区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招引、推进、服务全流程,确保优质项目切实落地、投产达效。

——提高“四新”项目认定标准,实现全周期把关。

一些项目的产出效益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时有出现。镇江新区在项目招引建设各个节点严格把关,提升“四新”项目(新签约、新审批、新开工、新竣工项目)认定标准,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

新签约项目的认定条件在原先仅需签订投资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注册到位、相应注册资本金到位两项要求。新审批项目必须完成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或消防设计备案。新开工项目在满足江苏省“三通一平”标准的基础上,还要求主要生产设施或主要经营部分开工。新竣工项目不仅需要土建部分竣工、设备到位,还必须具备试生产条件。

“镇江新区‘四新’项目认定标准在全省领先。已实现上年签约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工率、上半年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两个70%’。同时,根据‘四新’项目标准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不符合认定标准、无法持续建设的项目。”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管理说。

——招商后移、服务前移,填补招引-开工“真空期”。

项目签约落地后,往往会存在服务“真空期”,招引主体放手不管,园区板块服务尚未跟上,开工时间一推再推。

镇江新区完善项目招引-推进交接机制,招商后移、服务前移。项目签约前,园区板块提前介入洽谈;项目签约后,组织招引主体、园区板块共同参加交办会,保障招引到开工顺利交接。

一条围绕项目推进的“考核链”应运而生。镇江新区全面改革项目招引考核体系,产业项目建设得分根据投资落地进度分期兑现,以“投资落地、项目开工、竣工验收”为节点,按4∶3∶3比例兑现考核得分。通过节点后移,倒逼招商人员对项目全程负责,确保项目高质量引进培育。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项目开工竣工效率。

2018年,镇江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2332”审批改革,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三个阶段的审批周期分别压缩至2个、3个和32个工作日。截至目前,42个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平均审批时长仅25天,创造了江化微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通过审批18个工作日、艾康医疗项目15个工作日的新纪录。在江苏省“2017年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中,镇江新区位列开发区综合排名第一。

围绕项目开工、竣工,镇江新区推动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在建项目。今年来,已面对面上门服务全区近三年175个新开工、新竣工重点产业项目。

“去年年底前一周,街道办书记主动过问金斯瑞200亩新用地建设进度,得知处于图审环节后,当场电话督办审批进度,让我们赶在年底前拿到了施工许可证。”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公共关系高级总监滕少钢说。

镇江新区还为区级以上重点产业类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提供无偿代办,并向签约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拓展服务。在航空教育小镇、索尔维双氧水等重点项目代办过程中,代办员提供报批报建手续协调、联办会审指导等上门服务90余次。 (辛闻)

2019-08-09 优质项目看得准、引得进、落得实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9094.html 1 3 镇江新区:紧盯重大产业项目 高质量推进产业强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