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19年08月08日
第06版: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矢志建功军营

“军中教师”杨帆续写父辈军旅梦

“作为连队主官,怎样才能学好用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呢?”

“要把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统领连队建设的魂和纲,把贯彻强军思想、推进强军事业作为连队建设的时代主题和全部实践,做到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

……

“八一”期间,有着“军中教师”美誉的驻镇某部指导员杨帆通过微信视频与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宏斌,一起交流了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会。杨帆颇有见地的发言,让杨宏斌为儿子的成长进步而欣慰。

与父亲杨宏斌一起交流学习体会,已成为杨帆每天的必修课,且一直坚持了10多年。

1985年从地方考入军校的杨宏斌,成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原南京军区首届“学习成才标兵”和“科技英才”,4次荣立三等功。从杨帆记事起,每年父子俩一起吃饭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是杨帆又总觉得父亲时刻就在身边。每当他一大早迷迷糊糊地醒来,总能看到父亲在桌上留下的“交流心得”,不知不觉中坚持了10多年,汇编成10多本厚厚的“对话录”。

正是在父亲杨宏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杨帆上高中时就加入了党组织,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东交通大学囯防生,走上驻镇某部汽车连指导员的岗位,续写着他的军旅梦。

上军校时,杨帆在父亲的引导鼓励下,系统了阅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资治通鉴》等书籍,打牢自身理论基础,提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时刻关注地方党报和《解放军报》上的重要新闻和理论文章,并与父亲交流读报体会,拓宽工作视野。还原原本本地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系统研读《政工条例》《基层建设纲要》等条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一转眼,杨帆军校毕业了。杨宏斌结合在部队多年的体会和成为行业专家必须有10000小时的积累与历练的“成功定律”,反复对杨帆强调:“千锤百炼万小时,基层基础基本功。先要过好基层关,不要急于进机关工作。”

后来,上级机关几次想借调杨帆,他都安心连队工作,打好基层理论与实践基础。他紧贴官兵活的思想实际,不拘泥于场合和形式,与战士干在一起玩在一起,创新开展“三互”小组活动,即“三五百米散散步、三五句话提提醒、三五分钟聊聊天”,随时随地发现和解决战士思想问题。特别是对思想情绪发生异常变化的官兵,做到依人划策、建档分类、跟踪问效,适时采取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及帮扶解困等措施化解思想矛盾,在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

在日常的政治教育课中,为避免政治教育不接地气、流于形式,杨帆尝试通过“故事会”“微平台”“动媒体”等教育形式,以故事为主线,以案例为引导,进行“精准滴灌”式的教育供给,在开拓创新中向政治工作“和平积习”开刀,深受广大官兵喜爱。

杨帆的教育课堂妙趣横生,也得益于父亲的启发引导。杨帆长大成人后,杨宏斌特地送给他一本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书:“你小时候喜欢听故事,成人后要学会讲故事,”那时,杨帆还有点不能理解父亲的话,总觉得说故事太小儿科了,自己应该去涉猎一些高大上的书籍文献。

即便如此,杨帆还是认真地读起这本故事书,并经常阅读一些历史、励志、革命传统等故事书。直到2013年,杨帆学习了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讲话,他才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书籍,从中汲取政治教育的艺术。

善于运用生动的故事说理,让杨帆的政治教育课堂形象生动,战士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明白了事理,解开了思想上的扣子,把学习教育中焕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的自觉行动。

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建功军营。杨帆连续两年代理两个连队指导员,连队风正气顺,多次带领连队完成大项任务保障,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

本报特约记者 唐守伦

2019-08-08 传承红色基因 矢志建功军营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8905.html 1 3 “军中教师”杨帆续写父辈军旅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