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扬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对践行新发展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更加注重对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更加自觉地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加积极地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推进长江生态旅游岛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扬中之路”越走越宽。对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带来的机遇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有机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致力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要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特色园区加速布局。对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扎实做好各级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稳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标准实施“书记项目”,全面深化落实“三项机制”,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更加巩固。
上半年:共克时艰,行稳致远,主要取得五大成就
重实体、稳增长,着力夯实发展根基
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亿元,增长1.74%;工业应税销售336.3亿元,增长2.94%;一般贸易进出口额2.5亿美元。组建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招商分局,开展多元化招商活动;总投资95亿元的长城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并成功签约太平洋电缆、宝捷机电等外资配套企业;中南高科产业园、龙树生态智慧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相继落户;第十六届河豚文化节签约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近百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05亿元,75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0个前期)开工率达84.6%。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19.41亿元,担保公司和转贷服务公司累计周转贷款17.1亿元。
推改革、增活力,着力优化转型路径
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促进了机构设置优化和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执法效能和监管水平有力提升;构建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不见面审批”率达98.4%;新坝镇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全力推进高新区提档升级,获批省科技服务特色基地;引导规模企业推行“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度应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推动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20家企业申报省星级上云企业,大全集团获批镇江唯一一家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11家企业获批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治环境、美生态,着力提升岛城魅力
顺利完成“大棚房”专项清理任务,“两违”项目整改完成年计划的53%;深化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更大力度推进化工、“散乱污”、电镀、喷涂等重点行业整治以及空气质量管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件74件,完成各级环保曝光交办件30件。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采用EPC+O新模式,首批9个项目进场施工;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机制,规范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新增备案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5.15兆瓦、居民屋顶光伏952户、绿色建筑面积38.72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河豚文化节、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文体旅游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05.9万人次。
优治理、惠民生,着力巩固稳定大局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建成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发现处置率达98%。大力推进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开展残疾人就业扶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2%。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启动试点家校合育平台,建成交付明珠幼儿园,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以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为契机,组织各类志愿公益活动近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
抓党建、正作风,着力激发干事热情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举办警示教育、中心组学习会等,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镇江率先实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制度,组建市融媒体中心,主流舆论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加强。结合机构改革,大力选拔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深入实施“暖心容错”工程,严格执行容错纠错联席会议制度,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有效激发;在全省率先探索基层专业化组织员队伍建设。纪律规矩更加严明。深化农村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三治理一挂牌”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动真碰硬整治作风效能“顽疾”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下半年:谋势干事,积蓄后劲,推动五个方面工作
下半年,扬中增强贯彻新思想新理念的坚定性,强化“答卷意识”,逐项检查审视,不断地找差距、校方向、纠偏差,把“强富美高”的“五年答卷”书写得更加厚实、更有分量。增强拼抢机遇的敏锐性,找准扬中方位,融入重大布局,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更加主动系统谋划上,放在更加积极对接跟进上,更多地走出去,承接上海溢出转移和配套等优质项目,提升融入长三角的产业经济融合度,真正让战略机遇释放出更多的发展红利。增强争先领跑的主动性,对照“全面性”要求、“高水平”目标和“群众认可度”标准,抓重点、攻难点、补弱点,真正让扬中的全面小康不仅在速度上领跑,更在质量上当好标杆,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
围绕提质增效
推动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
优化产业布局。科学编制产业规划,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5G应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3+X”产业体系渐进式重构。深化招商体制改革,统筹招商资源,办好第二届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签约落户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旗舰型、基地型、总部型项目。
强化创新驱动。抢抓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机遇,鼓励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培育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高水平建设华电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等校地合作平台,加速研究成果产业化、资本化。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统筹运用预算安排、资产处置、债券争取、债务组织、平台市场化转型等方式,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互联互保企业破圈解链力度。
加快动能转换
推动改革开放迈向高层次
突破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竞争性政策实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振市场主体活力。稳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全面完成新坝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加快构建简约便民、阳光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全力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打通工作壁垒、厘清权责边界,健全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管理服务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稳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快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实施“一窗通办、全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便民政策落地,不断提高便利化水平。
提升开发开放层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共建园区等领域对接,积极承接溢出资源。科学研判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努力保持企业运行、外贸外资总体稳定。
突出绿色低碳
推动生态环境迈向高品质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纵深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化河湖“两违”整治,确保“硬销号、快销号”。加快推进“五水联治”工程,加速实施城东片区水环境治理,全面完成城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更新控制性详规,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多规合一”融合。保持打击违法建设高压态势,依法加强严重失信违建人联合惩戒,有序化解存量,确保“零”增量。积极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市、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配套完善城北公交客运次枢纽、城乡公交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治理,按序时扩大试点范围。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村庄实用性规划,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点1个以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做大做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7万亩以上。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优化“八位一体”考核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改革试点,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康运行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多元化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不断激发“三农”发展内生动力。
做精文旅融合文章。聚焦“一核一带一路”全域旅游功能区布局,加快推进园博园4A级景区提升等重点工程建设,精心打磨滨江公园二期、新治村三江湾旅游集聚区等项目,点面结合、整体开发,拓展市民休闲运动空间,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特色美食、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旅游业态,丰富完善道路交通、智能服务等旅游配套,创新运营模式、营销方式和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建成开放扬中博物馆、陈履生博物馆群,办好第十四届社区(农民)文化艺术节,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注重优质均衡
推动人民生活迈向高水平
聚焦富民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再就业2000人。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积极培育新消费热点,引导社会力量进入育幼养老、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家政服务等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提标公共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集团化办学和高品质学校集群发展,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力度。深化“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和配置。有序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智慧养老、医养融合,加快推进标准化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保障。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进一步推动新增被征地农民刚性参保。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聚焦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等突出问题,落实教育、医疗、救助等“一揽子”帮扶政策,确保年内全市建档立卡的554户903人全部脱贫、106户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聚焦共建共享
推动社会治理迈向高效能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扬中”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创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完善社会共治体系。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实时监测、及时处理、源头化解。健全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创新基层多元自治新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社工队伍,形成各方协同、联动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平安扬中”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和升级版技防城建设,着力打造“精细警务+智慧警务”新模式。下更大气力抓好公共场所、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高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