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小区的监控全部装好了,我家楼幢的单元防盗门也修好了,传达室有人值班,绿化有人护理,小区路面也不再渗水了,这些都要感谢京口路社区的同志,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我们现在住在里面真是既放心、又舒心。”5日,恒泰新村居民左茂荣指着刚刚装好的监控探头,开心地告诉记者。
恒泰新村是一个安置小区,也是一个失管小区。今年年初,京口区京口路社区党委书记孟家园带领一班人在开展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三进”工作时,通过听民意、听困难、听需求“三听”,得知这一情况后,于是启动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督事“六事”工作法,层层压实责任,较好地解决了恒泰新村居民反映的烦心事。
孟家园担任社区书记已经36个年头了,他带领社区一班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创新打造了“三进、三听、六事”的“336”工作法,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社工职业体系建设“样板社区”,被中组部调研组认为“走在了全国前列”,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孟家园告诉记者:“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三进’,就是要贴近基层,确保精神文明进小区、环境卫生进楼栋、社区服务进家庭。比如,前不久在‘三进’活动开展中,京岘家园小区居民反映楼道张贴小广告现象严重,于是大家献策献计,由专业志愿者带队,发动有特长的居民利用空余时间,在墙面上创作了不同主题的绘画来覆盖小广告,这样既美化了居住环境,也实现了社区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从而赢得了广泛好评。”
听民意、听困难、听需求“三听”,则是走近居民,倾听民意,了解需求,解决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进行全方位走访,建立民情记事本,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目前已收集居民不同种类需求达600余条。特别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失独等困难家庭,梳理出需求清单,为社区“5换1”制度长期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何为‘5换1’?这是因为社区成立了自管会,打造了食品银行、道德银行、艺术银行、民生银行、健康银行、时间银行‘六大银行’,(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