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句容市财政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福地、四名城”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以改革破除发展难题,以创新释放发展动力,以实干跻身发展前列,交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优异答卷。
跑出“加速度”,
以奋进姿态书写“收入答卷”
2018年以来,坚定不移把稳定收入增长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减税降费”政策新变化,谋划财政增收新思路,全面实现财政收入扩量、提质、增速目标,超越赶超态势加速显现。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50亿元新台阶。增幅全省领先,增幅13.6%,在镇江三个辖市中位居第一, 同口径增幅位列全省第二。质量稳中有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8.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税占比89.4%,位列镇江三个辖市之首,全省第四。
2019年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46亿元,占全市预期目标52.25亿元的67.9%,超过序时进度17.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比增长6.5%,各项核心指标均在镇江辖市(区)中排名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2.8%,在全省41个县(市)中同时位列第一,全面实现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量、稳速、提质的新常态目标。
增添“新动能”,
以创新思维书写“发展答卷”
围绕振兴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强市,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落实各类减税优惠9.41亿元,取消、停征和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8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9100万元。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和优化营商环境两个“1+X”系列文件,投入1.3亿元,推进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对外招商引资、清洁能源发电、奖励企业上市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新一轮人才战略,为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充分发挥“苏科贷”“科贷通”“苏微贷”等资金池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3.2亿元信贷规模,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较好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整合涉农资金2.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4万亩,支持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优化完善农业担保和保险政策,担保发放“助农贷”。落实扶贫资金支持富民强村、达新标。落实一事一议项目42个,新建农桥25座。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受益农户12万户。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支持“两横两纵”战略布局,千方百计筹措调度资金,支持钤塘转盘改造暨南门快速通道、西部干线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顺利实施。
投入“大手笔”,
以民本情怀书写“民生答卷”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2018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8.4%。坚持教育优先保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幼儿教育装备达标,扩大职业学校免学费范围,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创业就业支持力度,提供创业贷款担保和财政贴息,1245人次创业者受惠。拨付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帮扶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五保供养、社区居家养老、低保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大城市管理、住房保障、文体惠民、交通便民和城市文明建设等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治理创新支持力度,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按下“快进键”,
以工匠精神书写“改革答卷”
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提请出台《关于调整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坚持财力下倾原则,突出主体功能定位,促进板块联动,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积极推进人大预算审查联网,全面落实预决算公开各项规定。全面实施绩效评价,建立结果运用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新上线财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招标聘请5家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评价,确定绩效评价任务134个项目,规模突破100亿元。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将3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纳入预算,开发债务管控系统,严控新项目,确保全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新增概算评审、资产评估项目评审,将财政投资评审关口前移;将资产管理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系统流程节点;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对政府采购相关当事人违法行为开出首张政府采购行政处罚单;新旧政府会计制度平稳衔接过渡;村级资金镇级财政统一管理模式全面推开。5家财政所被省厅确定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所,绩效评价、资产管理等十余项工作被省厅表彰。全国法治财政建设示范点中期工作座谈会在句容召开,句容作为唯一的县级示范点在大会上交流发言。
擦亮“新名片”,
以清廉本色书写“作风答卷”
旗帜鲜明讲政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认真查纠“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初步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服务群众零距离,深化“四定四联”“暖企惠民”大走访,打造“智能财政,情暖百姓”机关服务品牌,走进“第四届白兔草莓文化节”,为群众解读财政惠农政策,开展“法治财政进校园”“财政杯”狗年新春灯谜有奖竞猜等活动,自编自演舞蹈节目参加全市“百姓大舞台”文艺汇演,荣获二等奖。作风效能争一流,将作风效能建设纳入科室、所年度绩效考核,开展“比作风、比贡献、争一流”活动,全局上下“比学赶超”。解放思想提素质,举办政府会计制度培训班,邀请专家开展解放思想专题讲座,组织全员开展干部管理能力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先后赴南京财大、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参加脱产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综合素养和解难补短履职能力。去年3名同志组成代表队分别获句容市、镇江市财政系统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年来,句容市财政局先后被授予“学习型机关”“三走进、三服务”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委”“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连续5年保持综合服务类部门社会评议“第一”,连续6年荣获市级机关绩效考核“一等奖”,多次荣获市级机关绩效考核“十佳单位”称号,2018年,获句容市人大专项评议第一名,不断提升财政部门新形象。
(孙华强 刘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