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应税销售突破400亿元,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循环化改造、智慧园区建设、大气治理、“四个一批”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回首来时路,砥砺再出发,7月27日,新区召开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优秀企业代表畅谈高质量发展。
“在传统材料领域,镇江奇美用20多年发展就赶上了台湾总部50多年的成绩,这得益于国家产业战略和利好政策,新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还在于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材料、新产品。”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良义介绍,聚焦新材料谋健康永续发展,在传统ABS塑胶上,镇江奇美进行了高质化的革新,创新推出了PC/ABS合金、食品接触级ABS、阻燃级ABS、耐热ABS、低残单ABS、电镀级ABS等6大类新材料。在橡胶领域,奇美每年可以向市场供应4万吨的新型环保轮胎橡胶。聚焦新材料领域,镇江奇美不断开拓产业发展边界。2011年起,企业先后依托自主研发创新,上马了新型材料导光板、电子材料荧光粉等一批新材料项目。目前,企业的光阻剂项目已基本竣工,将在今年9月试生产。
“新常态下,新材料产业正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向等诸多挑战。”这一背景下,索尔维(镇江)化学品有限坚持高端发展的企业战略,积极拓展集群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平台化管理模式,系统推进安全环保提升,走出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材料产业的绿色发展要以布局合理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为目标,加大新工艺、新设备的积极应用,持续提升环境友好型高端产品的市场化水平。”公司总经理周敬民介绍,2017年公司投资新建了年产2.4万吨的电子级双氧水项目,提供最高质量的高纯产品,这是公司向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进行转型的至关重要一步。目前,索尔维(镇江)基地已经形成了双氧水到苯二酚到愈创木酚到香兰素的完整产业链,将产业结构升级到高纯电子级化学品。
“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程度总体不高,国产产品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随着我国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及光伏行业的迅猛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成为电子化学品行业增长潜力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17年,计划形成年产22.8万吨超净高纯试剂等各类高端电子化学品材料生产能力的江化微镇江项目落户新区,江化微(镇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福华认为,项目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公司将充分利用好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厚的新材料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坚持自主创新的“硬骨头”,以高端产品为纽带,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抓项目建设质量,力争将江化微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湿电子化学品专业公司,勇当新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江南化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典型的改革转型史,江南化工应改革而诞生、因转型而成长,因循环而做强。”江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孝回顾公司1979年成立以来,从传统化工农药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牵手世界500强企业,迈向国际前沿的发展历程。王群孝介绍,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如今的江南化工走出了一条以草甘膦、有机硅为核心,以氯资源、磷资源、硅资源循环为产业特色的绿色化工之路,实现综合效益达2亿元/年。在立足自身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公司逐步与园区1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链。2018年8月,公司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合作的气相二氧化硅合资项目落户新区。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抢占国内二氧化硅产业的制高点,新增利税近亿元,以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推动公司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立足循环经济,推动技术创新,发力于产业终端,促进高质量发展”,王群孝说。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未来,新材料产业园将与企业一道,勇担初心和使命,围绕高端精细化工和功能性新材料两大领域,形成高纯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学品、高性能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创建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特色园区、安全生产平安园区、低碳清洁循环化园区、智慧化工园区。(陈亚梦 顾宗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