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31日,记者从市市监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了解到,上半年全市各级12315机构共接到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032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2.75万元。其中受理消费者投诉3211件,接受消费者举报517件,交通工具类投诉数量位居商品类投诉榜首。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各级12315机构共受理商品类消费投诉1749件,占整个消费投诉量的54.47%。商品类消费投诉排名前十位的是交通工具、家居用品、食品、家用电器、装修建材、房屋、首饰、通讯产品和烟酒饮料。其中,交通工具的投诉312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86%,居商品类投诉榜首。此类投诉主要涉及汽车方面,包括购买汽车消费者缴纳的订(定)金、押金或预付款不退,商家不积极履行“三包”责任等。
预付卡消费“跑路”难题待破解。上半年,全市各级12315机构共受理服务类消费投诉1462件,占消费投诉总量的45.53%,其中销售服务、电信服务和餐饮住宿服务的投诉量居服务类消费投诉前三位,共占投诉总量的15.79%。“销售服务投诉中,预付卡消费投诉是重中之重。”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预付式消费因市场覆盖面广、进入门槛低、流动性大、资金监管难,已连续多年处于投诉多发领域,而且金额较大、维权困难。他分析,除经营行为难以约束、服务质量无保障之外,消费者盲目冲动消费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一大主因。因此,消费者在办卡时,要谨慎理性,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口头承诺,坚持签订合同,理性充值。
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是消费者举报的重点。1-6月,全市各级12315共受理举报517件。其中,涉及商品类的举报236件,服务类的举报281件。消费者对餐饮住宿服务、销售服务和食品三类举报最多:餐饮住宿服务举报主要集中在小吃店涉及无证无照经营;销售服务类主要包括商家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商家销售手段疑似传销行为,商家利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消费;食品举报主要涉及食品的质量、虚假夸大宣传及商家无照经营等。(朱婕 陈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