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浙江台州人李再长在镇江做生意时,向房东的另一个租客借了5000元。后来他离开镇江,由于种种原因,这笔钱一直没有还上。今年6月,李再长迫切地想要还掉这笔钱以了却一桩心事,然而,当年的债主早已失联。日前,李再长来到镇江,向润州警方求助。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李再长来到镇江做早餐生意。他先是在宝塔路和哥哥合开了一家早餐店,后来由于租金上涨,两人转让了这家店,到中山西路开店。1998年,李再长想多进点面粉,资金不够,一个姓余的人向他伸出了援手。
李再长回忆,小余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他不知道小余的名字,只知道他是苏北人,在镇江帮人拉货。李再长写了借条,向小余借了5000元钱,他进了几十包面粉。一两个月后,他跟哥哥提议两人分开来干。离开镇江前,李再长吩咐哥哥,等生意做起来了,代他将小余的钱还掉;他还就此跟小余打了招呼,小余也同意这个方案。2004年左右,李再长到了福建泉州石狮市,继续从事餐饮生意。一直到今年6月,李再长夫妇回到了老家台州。
据李再长讲述,就在他离开镇江后一年不到,哥哥也离开镇江回到了老家。李再长到石狮那一年,哥哥来电说,小余写信寄到了他的老家,还到他老家去过。后来有一次回家,哥哥再次提到了小余来信的事情,遗憾的是,李再长没有找到这封信。
没有小余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自己又没有时间、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还钱的事情就这样耽搁了下来。其间,李再长经常感到不安、不踏实,他一直想找到小余。
这次李再长先是去了中山西路150-1号——当年租房的地方,打听房东的消息,希望能通过房东找到小余的下落,但一无所获。当天下午,李再长来到金山派出所求助。由于李再长提供的信息有限,金山派出所无法找到小余,也没找到这个房东的信息。
李再长回忆,当年的房东姓贾,是个老人家,年纪约70多岁,有2个儿子,她如果还在的话至少也有90多岁了。
记者获悉,民警扩大查找范围,在江苏公安信息平台上查找中山西路150号的所有居民,然而,这个地址登记的32户居民中,没有姓贾的老人。民警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走访调查,希望有知情人士也可以与金山派出所联系。
本报记者 景泊
本报通讯员 魏元凤 张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