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5日
第01版:头版

整理文化遗产,打造旅游线路,资深人士建议:

不妨做好“南朝第一帝刘裕”文章

本报记者 林兰

“‘南朝第一帝刘裕’世居京口,是我国历史上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的明君,是镇江的骄傲,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历史名人、文化遗产。因此我在中营小广场上为刘裕设计了《樵夫·将军·皇帝》壁画,把这位枭雄的生平表现出来。”日前,在中营小广场上,我市文化界名人王川指着壁画告诉记者。

王川说:“一座城市的历史,要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出来。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南北朝时出了宋、齐、梁三朝皇帝,分别是刘裕、萧道成、萧衍,其中刘裕功绩显赫、声誉远播、影响最大。先后三朝皇帝出于一邑,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别的城市都在抢皇帝、争名人、做宣传、搞旅游,因此我市更应该紧扣‘南朝第一帝刘裕’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做好保护、宣传、延伸相关产业这篇文章,为历史文化名城添彩,为旅游产业拓展新空间。”

王川建议,可以对与刘裕相关的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出新、扩建改造,建刘裕纪念馆,打造有关刘裕的标志性艺术品等,最终形成以“南朝第一帝刘裕”为内容的相关旅游线路。

无独有偶,老领导、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老会长钱永波也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出,保护、宣传、合理开发利用好“南朝第一帝刘裕”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并专门撰文《做好南朝开创者刘裕的文章》。

钱永波说:“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出生在镇江,家境寒微,以耕樵为生,后来参军,在京口生活40多年。刘裕从京口举义后,为消灭割据势力而进行统一战争,对内平定战乱,对外致力于北伐,彻底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对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充分肯定了刘裕在汉民族统一中所作的历史性贡献。”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赞美刘裕的简朴与武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史志中,记载刘裕在黄鹤山凿有“寄奴井”;他称帝后,爱家乡,建丹徒宫,命收藏其躬耕时使用的农具以及他贫贱时使用的布被等,仍然保持勤俭本色。

钱永波告诉记者:“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在为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提供的鹤林景区策划方案中,已有关于刘裕的丰富内容,包括雕塑、廊亭、鹤林阁修缮陈列等,加上刘裕在京口的旧居地和故事发生地,最终可以形成以‘南朝第一帝刘裕’为内容的相关旅游线路,让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知名度,为镇江旅游产业拓展新空间、提升新内涵。”

市民陈先生一直对镇江的历史文化深感兴趣,时刻关注古城镇江的建设。他认为,镇江可以投资拍摄有关“南朝第一帝刘裕”的电视连续剧。他说:“一部《乔家大院》电视连续剧,火了乔家大院旅游。‘南朝第一帝刘裕’更加具有传奇性、励志性、可观性,刘裕实现从贫民到皇帝的逆袭,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生活简朴、敬爱发妻,这些都是影视作品关注的积极元素,一定可以吸引和打动观众。有利于扩大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更有望带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2019-06-25 整理文化遗产,打造旅游线路,资深人士建议: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2650.html 1 3 不妨做好“南朝第一帝刘裕”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