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19年05月13日
第01版:头版

人社部门强势推出“留才”组合拳,促进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创业——

留镇率21%:“近水楼台”如此“先得月”

本报记者 杨佩佩 本报通讯员 刘玥

去年6月,江苏大学硕士毕业生季琛铖正式入职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安全环保员。“以前心里一直向往大城市发展,研二时,北汽公司HR经理到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宣讲会,这让我的想法有了转变。”老家常州的季琛铖,学成后最终选择了留镇就业。

旨在吸引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创业,2015年初,我市启动了《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计划》,力争通过校园精准招聘、驻镇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向就业落户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创业“大礼包”等一系列举措,为高校毕业生留在镇江就业创业创造最优厚、最宽松的工作环境。

“校地企”三方合作

精准输送紧缺专业人才

今年4月的一天,在市人社部门组织下,100多名来自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走进了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该企业的文化、产品和高新技术。参观现场,学生们有感而发:虽然在镇江读书多年,但此前对“第二故乡”的了解并不充分,更少有机会能走进企业。通过“驻镇高校毕业生进企业”活动,不仅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镇江经济发展,更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有了直观认知。

这样的活动也受到企业方面的欢迎,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余代宝告诉记者,他们现阶段正处于人才紧缺状态,而镇江两所高校的专业设计与他们的人才需求是“对口”的。

据介绍,2016年启动“驻镇高校毕业生进企业”活动以来,市人社部门先后组织过3000余名驻镇高校学生进企业,实地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目前江大、江科大这两所大学已和我市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头系,校方会为企业精准输送他们紧缺的优质专业技术人才。

“政策留人”牵线搭桥

精准促进“产才”对接

高校毕业生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激烈的“抢人大战”一直在各地间上演。镇江虽有江大、江科大两所实力较强的驻镇高校,但在早几年,“近水楼台”的我市却没能做到“先得月”,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尴尬地位。以2015年为例:当年江大毕业生总数7554人,留镇人数仅为728人;江科大毕业生总数6334人,留镇人数为606人。留镇率均不足10%。

毕业生们为何不太愿意留镇呢?市人社部门就此展开了深度调研,“我们发现,许多毕业生与外界接触少,对镇江的企业及产业发展都不了解。”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凌峰介绍,人社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高校和企业“产才”对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下转2版)

2019-05-13 人社部门强势推出“留才”组合拳,促进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创业——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6310.html 1 3 留镇率21%:“近水楼台”如此“先得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