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群星璀璨风车山 2023年12月16日

赛珍珠

风车山与崇实女中

风车山本是宝盖山南侧的一条支脉,高约30米。据清代《丹徒县志》载:“光绪十年,美国偌女士创女学,设崇实中学一所,第一、第二初等两所。于松树湾又有美国贺女医师创办妇幼医院。”

崇实中学即后来的镇江市崇实女子中学,历史悠久。1884年,美国美以美教会于镇江银山门浸礼会教堂创办了一座女塾,堪称“我国女子正式学校的鼻祖”,“长江流域最早的女塾”。

光绪十四年(1888)校长诺冰心在宝盖山东首买地一块,建平房5间,女塾从银山门迁址山上并更名“镇江女子学堂”。为解决山上用水困难,一位美国人自荷兰购得风车一架相赠,借风力以取井水,遂将此山取名为风车山,学堂也因此再次更名为风车山私立女子学校。1908年,学校制定校训为“崇俭朴实”。1920年,美国基督教会扩建女校,将“崇俭朴实”4字制成横匾悬置门前。后取其首尾“崇实”二字,校名正式定名崇实女子学校。

位于崇实女中内的妇幼医院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1914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投资的三层砖木结构妇幼医院大楼竣工。上下40余间,青砖砌筑,红砖饰边,门窗为拱券形式。妇幼医院为崇实女校师生体检治疗,并对外收治患者。若干年后,妇幼医院改为崇实女中图书综合楼。

1924年3月26日,崇实女子学校建成二层共45间的行政、宿舍楼,以及三幢教学楼。至此,崇实女中和教会妇幼医院所建大小楼房共8幢,耗资40万美元,占地40亩,在风车山上,形成一组西式建筑群。1931年6月崇实女中受国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直接管辖,定名为“镇江私立崇实女子中学”。

1952年崇实女中改为公办,更名为“镇江市第二中学”,男女生兼收。本世纪初,二中更名茅以升中学。2013年复办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

崇实女中的几位女神

王素意,崇实女中第一位中国籍女校长。1900年在崇实女中以优异成绩结束学业,留校施教报恩9年。随后赴美深造,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15-1920年任崇实女中第五任校长。此后,再度赴美留学,于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金钥匙”最高奖的中国女性。

朱韵珩,崇实女中第八任校长、民国卫立煌将军的夫人。朱韵珩孤儿出身,幸被教会收养。于1917年在崇实女中毕业,去美国大学深造后回国反哺母校出任校长。1927年北伐军驻镇14师之一部在风车山干扰教学,朱校长即去该部向时任镇江卫戍司令的卫立煌交涉,卫立煌慨然允诺撤军。数日后,将军亲赴崇实女中道歉,竟与校长萌生爱情之花,在风车山定情。1958年卫立煌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说:“我这辈子有两大幸事,一是作战无数从未负伤,二是娶了一位镇江夫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4周岁时随父母第二次搬迁到镇江,在镇定居了18年。其中在风车山生活了15年,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直至进入到青年时代。赛珍珠十二三岁即到女子学堂听课并兼教低年级英文及生理卫生,另有3年在风车山崇实女子中学和润州山的润州中学任英语教师。去美国读大学返镇后又在登云山住了3年,与一位美国农业传教士在登云山举行了婚礼。赛珍珠在大学毕业档案上家庭所在地填写的就是镇江,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1938年,赛珍珠凭借《大地三部曲》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小说”,改变了西方人看待中国的目光。《大地》被译成145种语言,赛珍珠成为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李美筠,幼时因家庭贫困患病被遗弃,被一黄姓医生领养。在上海圣玛利亚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苏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为全校之冠。16岁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金陵女子大学,获取了教育学和卫生学两张大学文凭。此后赴美留学,先后攻取了美国3所大学的3个博士学位,精通5国语言,曾以品学兼优荣摘3所著名学府的3枚“金钥匙”,被誉为“中华第一女学人”。

洪达瑛,1912年生于安徽含山县一教育世家。其父洪焕卿留学美国,为经济学教授,长期执教于中央大学,曾任孙中山先生英文秘书。母亲是南京汇文女中早期的钢琴教师,姐妹8人全都大学毕业。抗战胜利后,崇实女中复迁风车山原校址上课,洪达瑛应聘来镇任崇实女中校长。1952年6月,洪达瑛任镇江市第二中学校长,主校20余年,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爱校如家,寄情志于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洪达瑛作为教育家,端庄大方,心地善良,谦虚谨慎,敦厚诚实,亲近教师,爱生如子,从无疾言厉色;她终生未婚,尽力相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深得师生的尊敬与爱戴。1971年10月6日,因突发脑溢血,经医生抢救无效而溘然辞世,终年59岁。

二中教导主任方令完出身安徽桐城的书香门第,是桐城教育名流方守敦先生的幼女,“新月派”女诗人方令孺之妹。1951年,方令完从桐城调到镇江崇实女中任教,后来担任二中的教导主任。因为中文水平很高,1960年前后方令完两度受高教部派遣,前往东德莱比锡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学三年多。在波兰工作期间,她曾为我国当时驻波兰大使王炳南辅导中国文学。回国后返回原校工作,一生未婚,直至去世。

黑桥见证百年历史

1908年,宁沪铁路从宝盖山与风车山之间的山谷穿过,从风车山北坡架设了一座跨线水泥桥。桥上的栏板被来往的蒸汽机车冒出的浓烟熏黑,路人习称黑桥。

桥西不远处的宝盖山隧道是中国最早的铁路隧道,也是当年宁沪铁路唯一的隧道。1937年12月8日镇江沦陷前夕,隧道曾遭日机疯狂轰炸,黑桥下的铁路一度中断,后经修复通车。1949年8月2日这里曾发生过更加惨烈的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炮兵十一团,奉命由上海调防南京参加开国庆典,军列在镇江南门附近遭国民党军用轰炸机空袭,列车急忙加速驶入隧道。不幸的是,就在车尾进入隧道的一刹那间,多枚炸弹在隧道东口爆炸,隧道山体被炸塌,尾部车厢内29名战士壮烈牺牲。镇江军民满含悲痛举行悼念活动,牺牲的烈士们安葬于宝盖山东麓苍松翠柏的山岗之上。经过全力抢修,修复的隧道口比原先缩进了70多米。1908年老隧道口的“门脸”就像大三巴牌坊一样永远矗立在东方,见证着这段悲惨的历史。

黑桥与宝盖路和繁华的山巷相通,带来了交通便利。在赛珍珠的回忆录里,就曾提到了风车山下的露天书场,那黑桥烧饼摊上的芝麻烧饼特别香酥。

黑桥西是一条沿铁路线的山路,东自黑桥,翻越宝盖山,西至互助巷,山顶是山洞守备部队的营房。黑桥西道路两旁是高矮不平的民居和零零散散的茅屋。临近坡顶顺二中后门口往南转弯,可抵达宝盖山与太古山之间的庄家湾,庄家湾有座三茅庵。1958年,三茅庵变成了红光翻砂厂,与之斜对门的还有一家和平木跟厂。黑桥西南侧路旁有一座不起眼的“德元堂”,小庙坐南朝北,平时香火并不算旺,后由原三茅庵住持到此当家。“文革”期间这里曾收容过金焦二山的僧人在此避难。2016年开凿太古山路,将黑桥西道路拦腰截断,从此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断头路。

黑桥以东是福建会馆巷,清末福建人在此设同乡会,称福建会馆。形成巷道后,巷以此得名。福建会馆旧址是清代的“天后宫”。镇江新编地方志有记载: 1912年镇江古闽会馆里创办就正新学。鸦片战争后镇江成为对外开放口岸,福建会馆为福建船帮的聚会场所。新中国成立后福建会馆旧址曾经是黑桥中心小学,“文革”中改名红卫小学,后恢复原名。黑桥小学停办之后,现在是“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风车山路原名黑桥南,因地处风车山东坡,1954年改名为风车山路。北起黑桥,到二中门前转东再转南至润州山路。从黑桥向南,沿着风车山路登坡而上,路脊向东的路段呈S形,正对崇实女中门前是一个陡坡,坡底拐弯处为风车山与登云山的分界线。东边的高坡之上过去是镇江市人防工程处,上世纪七十年代,路西曾经有过一家红极一时的“人防电影院”。白天晚上门庭若市,放映大厅外面还有游戏室和音乐茶座。走过人防电影院,市二中大操场南面是4栋教育局的教工宿舍,路上曾经有一段人工隧道,通往润州山路及中山西路。

2013年开始实施太古山“城中村”改造工程,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日夜辛劳,修整了这一带的地形地貌。新拓宽的润州山路从风车山路口一直延伸至崇实女中大门脚下,规划向北连通宝盖路。原风车山路南段以往的隧道和旧建筑拆除了,人防电影院不见了,昔日的高岗陡坡已经变为宽阔平坦的城市干道。

群星璀璨风车山

文/许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