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马建忠与《马氏文通》 2023年12月03日

■ 文/雷晓明 朱来顺

1898至189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是镇江籍著名语法学家马建忠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终结和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出生于京口城内(现镇江)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商人家庭,后随家迁居上海。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目睹清廷的腐败,决意探求富国强民之道和“中外得失之故”,故而舍弃经传旧学,转而攻读西学,得洋务派领袖李鸿章赏识。1876年,时年31岁的马建忠经李鸿章保举,他以郎中身份为随员赴法国学习交涉、律例等,兼任驻法公使翻译。他发奋攻读,在政治学院的各科考试中俱获优奖。在其后的学位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引起法国巴黎学界的注意。当时的法国报纸评论说:“来巴黎求学的东方人,从来没有人能考取文词秀才,如果要有,那将从马建忠开始。”果然,在1879年,马建忠考取文词第二科,为国争得荣誉,在1880年参加法国理科学位考试中,马建忠获得博士学位。

学成回国后,马建忠入直隶总督李鸿章幕府,其多次上书李鸿章,论及国家大事,被李鸿章委任协助办理新政,曾赴印度协商增加鸦片入口税收等,后被派往朝鲜平息内乱,出色的外交才能得以显露。其后,受李鸿章委托,一度任招商局会办,总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成为洋务派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认为“民富而后国强”,因与主张发展官僚资本一派政见不合,“为世诟忌,斥家居”。但仍以自己的财力在上海徐家汇创办“机器织布厂”,在镇江创办“元同钱庄”。

马建忠精通英、法文及希腊、拉丁文。经过对中西教育与文化的比较与研究,认为我国传统教育,由于不教语法,致使青少年学习语文事倍功半,如能缩短这种学习年限,就能使学生腾出更多时间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据此,他勤学研讨10余年,于1896年写成“学者皆称其精,推为古今独创之作”的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该书于1898年至1899年由商务印书馆以教材名义分两次出版。全书共十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卷为“正名”,是全书的总论;第二至第六卷讲“实字”;第七至第九卷讲的是“虚字”;第十卷“论句读”是全书的中心。《马氏文通》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参考了拉丁文语法研究古汉语的结构与规律,这种方法是一个语法学的创举。该书首次开始从语法角度进行系统的阐述。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实词又分为名词(含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含数词)和副词五类;虚词又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四类。

该书在句子分析中,把句子分为起词、语词、表词、止词、转词、偏词等,这与现在的主语、述语、补语、宾语、状语和定语大致相当。从此,我国的语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书在语言材料的收集,及对语法现象的归纳、描写、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的不少语法著作,在不同程度上沿用了它的语法体系。

马建忠在撰写《马氏文通》时,不以分类和举例为满足,而要尝试指出其中的规律。因而,该书在修辞学、词汇学等方面,描述了许多现象并揭示了诸多规律,作出了“古今特创”的贡献。在研究之中,马建忠经常与精通西方多国语言、正在编订《拉丁文通》的四哥马相伯交流切磋。马相伯回忆,马建忠平时留意收集有特殊语法的例句,《马氏文通》是他“经20年长期的记录”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

自古以来,我国汉语语法问题的若干零碎意见散见于历代的传、注之中,未有过语法著作,有的仅是少数的解释。19世纪西洋语言学家博布和施莱格甚至认为汉语没有语法,而《马氏文通》的问世,第一次证明了中国古代的文章自有精密的语法。该书的出版,不但廓清了西洋人的误解,而且在中国语法学的研究和建设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梁启超先生说:“中国之有文典,自马氏始。”孙中山先生评价说:“中国向无文法之学……自《马氏文通》出后,中国学者乃始知有是学。”王力先生说:“中国真正的语法学,要算《马氏文通》为第一部。”足可见该书在我国文化教育史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马氏文通》是我国语法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流传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