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第002版:要闻

激荡改革之力 奏响强市乐章

——镇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全球最大的五峰山“交改直”输电工程。 资料图 新华社发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镇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担当,取得了一系列引领性改革举措、标志性改革典型、创新性改革成果。即日起,本报推出“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专栏,全面系统展示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镇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举措和相关成效,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周迎

改革,如长河奔涌。

2023年4个季度均进入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改革热度指数TOP5;

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入选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发布全国首部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被国家发改委推荐为示范方案;

在全省率先出台《镇江市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镇江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向改革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闯关夺隘、勇毅笃行,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

凝心聚力

改革“路线图”指向清晰

方向明则思路清。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置于改革大潮的镇江,始终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

5月7日,市委书记马明龙在调研联系重点改革任务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

为确保全市改革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镇江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市委深改委会议“第一议题”,及时传达中央深改委和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

党的二十大以来,市委深改委先后召开会议8次,研究改革文件13项,确定504项改革任务并细化分解成量化目标,将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在镇江一件件及时落地见效。

镇江把解决群众、经营主体反映强烈问题和实际需求作为改革重要突破口,围绕产业强市战略,在诸多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理性“审题”、精准“破题”、认真“答题”,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持续性大考中始终领跑。

镇江坚持以系统观念和科学方法深化改革,围绕重大战略落实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周期、人才成长的全维度,聚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省、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深入研究改革关联性耦合性,持续提升改革效能。

对标党中央和省委要求,镇江坚持一手抓谋划、一手抓落实,充分发挥改革“头雁效应”,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低碳发展生态提升、项目攻坚突破、开发园区整合优化提升等关键性、深层次改革问题,务实推进领导联系重点改革任务制度,累计明确市领导联系改革任务53项、各板块领导联系改革任务410项。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镇江始终方向明步履坚。

奋桨撑篙

改革“深水区”持续攻坚

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镇江始终聚焦重点难点及“卡脖子”瓶颈,朝着难点上,向着深处改,形成多点突破、次第开花、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经济活力是城市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江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新发展格局构建蹄疾步稳。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镇江扎实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22项任务全面完成,坚决落实“国31条”“省42条”,制定“市30条”等一批政策举措。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开展“助企兴·镇财行”系列活动,打造全国首家服务类网上电子采购商城“镇好采”,制定税费服务“全市通办”清单,统筹推动“三帆两金一甘露”系列金融赋能举措。

探索项目审批“3111”模式,做深涉审中介服务改革,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镇江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不遗余力。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扭住人才这个“牛鼻子”,要不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改革。

镇江积极推进教育“双减”试点建设,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成立“镇江市科技孵化载体联盟”,纵深推进人才“镇兴”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镇江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实践,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持续深化统战和群团改革,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府院联动管控政府机构失信等经验做法入选全省政务诚信创新案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以石砀山为代表的抽水蓄能电站集群,实施全球最大的五峰山“交改直”输电工程,深入落实“金山绿金”计划……镇江将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更坚定不移推动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镇江依托江苏大学成立全国首家反恐怖防范与应急研究中心,全市27个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全国首个“5G可视化110报警服务系统”投入实战。

镇江在全省率先制定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地方标准,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顺利通过国家级试点验收;制定《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全面从严治党加压推进。

盯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镇江,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

以人为本

改革“民生牌”诚意满满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恪尽职守耕好为民造福“责任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镇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制定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21条举措,建成全省首批零工市场和1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

通过深入开展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镇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的难点”处精准发力。

只有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才能在统筹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中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动态监测,落实困难对象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扩围增效,为镇江托起稳稳的幸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1994年,国务院确定镇江为医保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次年建立了统账结合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构建起“两基本一救助多补充”的医疗保障基本制度框架。30年来,镇江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推动医保改革成果落地见效,二级公立医院“国考”综合成绩列全省第一。

以文乐民、成风化人。

实施文化惠民“十百千”等工程,制定《镇江市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明确“国际文旅休闲目的地城市”定位,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方面,镇江“镇”有办法。

从城市到乡村,镇江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施文明镇江建设“四大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进一步深化。

一项项改革举措,顺应民意、贴近民生;一个个改革成果,强了信心、聚了人心、暖了民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镇江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改革部署,紧扣“强富美高”发展目标,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健全激励机制,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在把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加坚实中彰显镇江改革担当。

2024-07-08 ——镇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317113.html 1 3 激荡改革之力 奏响强市乐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