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浩
今天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说起气候变化,很多人都有疑问:春天是不是在变短?冬天是否来得更晚了?极端天气现象为什么更加频繁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邀请气象专家聊一聊“天气那些事”。
四季正在“悄悄变化”
气候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记者在街头采访发现,基本每个人都能一口气说出几条气候变化的感受。“感觉春天太短,脱了棉袄就要穿单衣了。”“冬天来得晚,‘暖冬’的感受越来越明显。”“不该下雪的季节下雪,不到打雷的时候打雷,总感觉天气怪怪的。”人们的这些直观感受,说明四季确实在“悄悄变化”。市气象台副台长周勍告诉记者,以“春天在变短”为例,中国天气网曾经对北京地区的春天日数做过一次统计,从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统计中发现,1951年到1960年北京春季平均日数还有61天,但2011年到2017年春季平均日数只有50天。“我们镇江也基本遵循这个规律。”此外,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更是逐年递增,比如今年入春的时间就较近30年平均入春时间早8天,前不久那一场“雪粒子”更让人直呼“好多年未见”“活这么大才知道霰长什么样”。
无论是四季的变化,还是极端天气的频发,归根到底还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周勍说,自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逐年上升,中国每10年气温就会上升0.26℃。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气候异常,台风、暴雨次数增多,甚至引发旱季与雨季错位、南方与北方气象特征的错位等,让人总感觉“江南不再是那个江南”了。
对农业影响深远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深远。市农业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年大家普遍感觉荔枝、火龙果、榴莲等高档水果价格在走低,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来只能在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生长的水果,现在可以在我国南部、东南沿海等地种植,种植面积增加引发产量提升,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这几年,老百姓常说‘车厘子自由’‘榴莲自由’等,除了我们国家种子技术革新因素外,功臣之一就是气候变暖。”具体到镇江来说,近几年引种的枇杷、橘子、樱桃等新品种大获成功,也与镇江平均气温提升有一定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负面影响也很大,比如极端天气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记者从农业保险部门获悉,近几年,农业保险赔付额度逐年增长。这里面有农业保险品类增加、覆盖面提升的原因,也有农业受灾概率提高的因素。此外,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拉长一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改变一些农作物的口感等。
气候变化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高温热浪会显著增加人体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死亡风险。极端洪涝、干旱、台风等天气气候事件会导致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增加,并对精神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人人都是行动者”
抵御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国家强力推动产业战略调整,降低碳排放,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坚持走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人人都是行动者”,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出行、正确使用预警信息等措施,更好规避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
据周勍介绍,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气象知识,市气象局于3月23日上午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到市气象科普馆参观、探索,了解天气预报如何制作、人工影响天气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如何观测等。同时,“梦溪气象”微信公众号还推出有奖问答活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关注公众号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