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先生说:“人的大脑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野性的状态,一种是驯化的状态。”被驯化久了,有时也想要看一看现代都市之外的风景。翻开《阿勒泰的角落》,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却没有想到,一个只能在文字和想象中还原的世界,竟然让我悠然心会,与之产生了默契。
书中描述的一切首先让我好奇。作者李娟与她的家人很多年一直在阿尔泰深山牧区中生活,开着一个半流动的杂货铺和裁缝店,追逐着四季和羊群南下北上。在那个最富好奇心和美梦的年龄,作者把她的所见、所感都记录在美好的文字里。阅读这些文字,就是在阅读一个于我完全陌生的新奇世界:新疆纯净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都让我感受到心的归宁。
我坐在狭小的斗室里,就在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里,在阿勒泰一望无际的天空和牧草里,渐渐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开悟的感觉。
美是这个世界上最通俗的哲学。
风景是独一无二的风景,人也有着自由的灵魂。越是原始的地方,人心的束缚就越少,人会变得简单。“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比起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对生活刻意的简化,作者则是在阿勒泰的角落里顺其自然地接受和领悟。原始的生活方式、简陋的物质条件,她能乐在其中,坦然而欣喜地收下这片红土地给予的一切。她不会妄自对生活指手画脚,而只是感受生活——河边密密匝匝的红柳、被肉香味酥掉的土房子的墙皮、戈壁滩上粉红色的大车……人能够把爱和记忆寄托在一些可视可触的东西上,这才是神的赐福。
这份细腻的感情,积极乐观的态度,就像一阵风吹过我的心,闭上眼,还能闻到荒野尘土和野草的味道。比起宁静,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活力:红土地是那样辽阔,而渺小的人们就在这天地间生活着,卑微地、坚韧地,始终追求美,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也许因为作者的身份,让我更容易和这些文字产生共鸣。李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说:“我从小在城市长大,至今仍依赖城市的生活……我不相信还有人能避开这个时代的印记,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同样是受过洗礼的“异乡人”,同样是十几二十岁怀着美好情思的女孩,对游牧民族古老生存方式的捕捉和审视都蒙上了一层现代的、少女的滤镜。正因为如此,我能从文字中体会到作者或隐秘主观、或冷静客观的情感。虽然生活境地截然不同,却仍能因为这样的悠然心会而会心一笑。
与我不同的是,李娟还是多年扎根阿勒泰的“故乡人”。在新疆生活的亲身体验让她笔下的草木、牛羊与她有了默契。作者和生活环境的共触外人很难插足,但我可以和书中那些哈萨克族的女孩子们共情。物质的贫穷抵挡不住她们爱美的天性,她们拿不出钱,就从家里拿鸡做抵押,实在连鸡也拿不出来,仅仅是看着做好的衣服挂在墙上,也会感到欣喜。我比她们幸运得多,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获得的幸福,我想我们是一样的。
我为阿勒泰的天空和纯净的人们会心一笑。然而,如果这本书只是写了这些,它也只是茶余饭后让人放松的读本,而无法让人真正领略到难与君说的妙处。再读《阿勒泰的角落》,距离第一次翻开它,已经隔了很长时间。那时,我对一些东西有了自己的理解,于是当我读到作者的己见,就因为我们有些相似的看法真正感到了悠然心会。
在作者看来,人和动物一样,都要服从自然的规律获取食物。然而事实上,再原始的地方,再淳朴的人类,总有过度繁殖和获取更多生产资料的欲望——这是生物的本能。桥头驻扎的云母矿职工留下一批狗,因为和人相处得久,这些土狗和人格外亲近,但这却成为了人们冬季打狗的捷径。诸如此类,使作者发出了对动物和人价值区别的诘问。即使在如此荒芜干净的地方,即使这里的人们有虔诚的信仰作为约束仍避免不了不平等的统治:自然统治人和动物,天灾是它强加于生命的宿命;人统治动物,对其他生物的绞杀,又是动物无能为力的命运。
读懂这些的时候,让我产生了一种审视的感觉。这在我阅读一些科幻作品的时候也有,我审视着被人类统治的星球和生物,同时又接受着统治我们的自然规律的审视。作者认为,世间的一切不平衡都以另一种更大的平衡维系着,最终都归于近乎荒芜的波澜不惊。自然是一切规律的顶点吗?宇宙有穷尽吗?也许我们敬畏和制衡的自然法则,在更深刻的域外文明中根本不值一提呢?
那一刻我仿佛置身荒野,在星空下感到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孤旷的四野让作者比我更早、更深刻地领悟了这些,在她细水长流般的叙述中,也有暗流涌动的思考与关怀。这些问题我们穷其一生也许无法找到答案,但提出并思考总是一个人找寻自我生命意义的必经之路。
阅读《阿勒泰的角落》就像在酿一坛酒,它是素净质朴的书籍,却因为读的时间够久而沉淀出厚重绵长的醇香来,不论是自然的风光、历史的脉动,还是深刻的哲思都在文字里慢慢发酵,在我与它的每一次悠然心会中生长出从容的灵气与默契。
省镇江第一中学高二(8)班 胡可瑜
指导老师:曲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