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泠 钱小蔷 孙卉
西藏,是勇者才敢涉足的地方,来到这里的人,必定有一股子拼劲。医疗援藏,亦是如此。2023年12月18日,镇江市第16批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在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藏工作中,队员们带着“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的“命题”,在这片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土地上,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与管理优势,全方位帮扶培养本地人才,不断补齐西藏医疗短板,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牵头组建的镇江市第16批援藏医疗队共有5名队员,其中3人来自该院,队长姚敏、队员贡明虎更是连续第二次参队,工作经验较为丰富,适应得也比较快。而三人中的“小妹妹”伍彬,由于初次入藏,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失眠折磨了她两周左右。然而在困难面前,身为党员的伍彬没有退缩,以顽强的意志努力调整,短暂适应后,她便和大家一起,在拉萨市达孜区人民医院,迅速投入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的工作中。
援藏期间,作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处科员的伍彬,一直在与各种病毒作斗争:在新冠病毒疫情较为严重的阶段,达孜区人民医院被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指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为了帮助该院进一步做好院感防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伍彬与队员们一起,参与传染病房筹建,开展院内环境改造,完善疫情防控消毒消杀方案及流程,并主动承担核酸采样、检测后数据上传、实验室医疗废物处理等工作。去年,她又马不停蹄加入流感等其他新发、常规病毒防治的宣传工作中,为更好保障藏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医疗援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更多先进的技术留在高原。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贡明虎的参与下,达孜区人民医院引进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比如开通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应用数字胃肠机、使用新CT开展检查等,助力对口医院医疗技术大幅升级。
“新时代医疗援藏,必须把改善民生、增进农牧民健康福祉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医疗援藏创新迫在眉睫。”作为我市第15、16批援藏医疗队队长,此次进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总务处副处长姚敏除了参加日常医援工作和照护队员之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在达孜区人民医院搬入新院区的关键时期,开展管理帮扶。去年6月,达孜区人民医院成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需要一名专业财务人员担任医共体总会计师。姚敏迅速行动,积极与镇江市卫生健康委联系,很快,引进的财务援藏人员便正式到岗,开展相关工作。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此次援藏的重要任务之一。去年上半年,队员们参与组织达孜区0-18岁先天性心病普通筛查,经过大面积走访和筛查,确诊辖区内先心病患儿90名,在需要手术的52人中,愿意配合治疗的46人接受了及时的医治。
为更好地落实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姚敏主动与内地联系,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在专家手把手的教学下,达孜区人民医院首次摒弃第三方检测机构,独立开展HPV检测项目,完成2011人份检测。此外,在内地医院病理科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TCT病理报告1985人,独立完成乳腺B超1985人,切实提升当地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带动妇产科、检验科、B超室科室能力建设,形成镇江-达孜部分科室的云交流合作模式。
医共体成立后,队员们的足迹遍布了5个乡卫生院,针对盘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以书面形式汇报达孜区卫生健康委,目前已经按照层级负责原则建好标准化药房,有效解决当地“无药供”问题。此外,队员们还开展院内培训62次,培训人员500多人,组织公益医疗活动20余次,受益群众近1500人……
多年来,镇江市援藏医疗队聚焦对口医院发展中的短板不足,坚守援藏初心、践行医者使命,不遗余力,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我市医疗援藏的中坚力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自2012年起,共有31名该院骨干在达孜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和心血。从“输血”到“造血”,从“供氧”到“培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以各种方式不断丰富医疗援藏内涵,用“江滨精神”在当地写下一页又一页绚丽多彩的医援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