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佳融 实习生 张馨月
在句容市东南的磨盘山,青翠的竹林掩映着一处历史遗迹——新四军修械所遗址。而守护这片土地的,除了寂静的山风,还有三株特别的杜鹃。它们是由新四军修械所第一任所长焦立德的后人焦震勇亲手栽种,静静守护着那段峥嵘岁月。
焦震勇在电话中讲述了爷爷焦立德的故事。从小听着抗日故事长大的他,对爷爷的经历深感自豪。1936年,焦立德在江西景德镇通过瑶里改编成为新四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杜鹃花开的季节,跟随新四军来到茅山抗日根据地,为抗日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直到挖掘到当时熔炼铁块的旧炉子,我们才确定这处只剩墙基的房屋就是新四军修械所遗址。”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周再兴介绍。1938年6月,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到苏南敌后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时,在磨盘山地区组建了新四军第一个修械所,焦立德任主任。在那个困难的时期,新四军面临着武器装备匮乏的困境,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依靠着地方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新四军的武器装备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先土后洋的光辉历程。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三株杜鹃傲然挺立。焦震勇说:“我在这里栽下三株杜鹃花,是因为它们又名映山红,象征着新四军先烈们的英勇和牺牲。”
在不远处的茅草屋内,“把一切都献给党!新四军军工工作历史陈列展”正在举行。无声的照片和文字,把参观者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诉说着全体军工人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以惊人的毅力、杰出的智慧,乃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保卫华中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立下的赫赫战功。
“这个展览的名称源自人民军工模范吴运铎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这对于当时的新四军来说十分励志,对如今在科技战线的工作者来说仍然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孙志军表示,“我们很多军工专家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了科技发明专家。我们把展览做出来,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民众对科技运用的重视。”
“爷爷在新四军从事兵工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一辈子和各种兵器打交道。”提起爷爷,焦震勇满是自豪,“从抗日烽火到科技强国,新四军精神历久弥新。”
2015年,新四军修械所遗址修缮保护项目获得江苏省文物局批准正式立项;2017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对茅山地区新四军修械所遗址本体实施了原状保护;2019年正式对社会开放。
新四军修械所遗址前三株杜鹃,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激情岁月,也见证着新时代为赓续我军兵器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坚实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