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琼霞 本报通讯员 吴倩
“老张,给我再拿200斤大米,我给亲戚寄过去。”2月1日下午2时半,在位于镇江经开区姚桥镇迎滨村茅沙自然村的小江边家庭农场,70岁的村民戴奶奶急匆匆找到农场主张新林,给在外地的亲戚购买大米,两天前,她刚买了100斤大米过年自家用。张新林按照戴奶奶提供的地址将大米包装好等待快递员来取货。
近一个月来,张新林一半的时间都在农场,因为春节前来购买大米的人激增,他需要随时准备发货。“平均一天能销售5000元的大米,又是收获的一年。”张新林笑着说。
张新林是迎滨村人,1998年,怀揣着儿时做强农业的梦想,36岁的张新林结束在甘肃的经商生涯,回到家乡承包了40亩田块,开始了“务农职业生涯”。
从种植芦笋到种植大蒜头到生猪养殖再到种植大田作物,因市场价格波动,张新林初期的“农业路”充满荆棘。2008年,张新林参加了江苏省机插秧推广培训班,此后购买了相关农机设备,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打田、插秧一条龙服务。搭上机械化快车,张新林很快实现了盈利。
2014年,张新林成立小江边家庭农场,新增承包地块600余亩,用于小麦水稻种植。2017年,张新林拓展产业链,购买烘干机、碾米机等设备,将粮食种植拓展到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打造“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自此,生态大米、糯米粉、大麦粉、酒酿,小江边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名气一步步远扬。正如戴奶奶所说:“小江边的大米不仅好吃价格也合适,我们现在只吃小江边的米。”
“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管理,种植生态有机大米。”张新林说。如今,除了周边地区,小江边大米客户已拓展至温州、深圳等地。
刚刚过去的2023年,对于张新林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小江边大米在第三届“镇江好大米”评比活动中获评优质产品,与此同时鉴于小江边大米的销售越来越旺,张新林着手将田块的所有水稻全部加工成大米。
下午3时半,按照约好的时间,姚桥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农艺师冷九红来到小江边农场,两人直奔附近的田块,查看近期阴雨天气下小麦田间管理情况。
“田块里的水虽然不是很多,但得尽快排出去。”冷九红指着其中一处田块说,为防止田块受冻害,需要尽快排水降渍。两人随即商量起了具体排水举措,刚歇一会的张新林又开始忙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