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
第006版:城事

昔日珍禽凤头鸭“游入”寻常百姓家

——“镇江种子成长记”系列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 周迎 朱浩 王鹏程

12月份,在美丽的“滇南大观园”——建水朱家花园景区内,4只浑身洁白,头生“凤冠”的乌嘴白鸭在游客们的“招呼声”中翩翩起舞,引来阵阵叫好声。

在距离2500公里外的上海豫园,同样有4只优雅的凤冠白鸭不畏严寒,在池水中缓游嬉戏,惊艳往来游客的眼睛和镜头。

这种乌嘴、凤头、白毛的鸭品种名为“润州凤头白鸭”,顾名思义,是镇江选育成功的鸭品种,更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中唯一的凤头鸭遗传资源。凤头白鸭的出现,不仅弥补了历史“遗憾”,更丰富了国家种质资源。

消失300年

古籍中的凤头鸭“活了”

“嘎、嘎、嘎”,12月中旬,冷空气频频来袭,镇江的最低温度早已低于0℃线,户外的水塘已结冰。在位于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的镇江市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凤头鸭却欢快地在破冰的养殖池中戏水,洁白的羽毛和“凤冠”在凛冬的阳光下格外耀眼。

“这些凤头鸭,都是从古籍中‘活’过来的。”在养殖棚外,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劳模沈晓昆感慨道。

原来,明清时期,凤头鸭常见于传记和医书之中,明代黄一正著《事物绀珠》记载:“凤头鸭,顶有高毛,白毛、乌骨。”明朝名医李中梓在其著作《医宗必读》中记载:鸭“类有数种,惟白毛而乌嘴凤头者,为虚痨圣药。”清朝何氏19世名医何炫在其著作《虚劳心传》中记载:“治虚劳内热骨蒸咳嗽痰血,乌嘴凤头白鸭一只。”

众多史料道出了凤头鸭的历史传承。但遗憾的是,自此之后,凤头鸭的记载全无,活鸭更是难觅踪影。

时间来到2000年,彼时的镇江,“稻鸭共作”生产技术已开始应用推广,选育适合稻田的“工作鸭”被摆上日程。沈晓昆和好友——天成基地的负责人戴网成一起,挑选、繁育“工作鸭”。就在这一过程中,十几只凤头鸭的变异个体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退休前我是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一辈子和农业打交道,最喜欢读农书,特别是古书,对于凤头鸭的古史有所了解。2005年,当我看到这些变异个体,虽然这些鸭子凤头大小、羽色都不一样,有白羽也有红羽,嘴色也不一样,有乌嘴也有黄嘴。但我知道,复活这一消失300年的凤头鸭品种,有希望。”沈晓昆回忆道。

种质资源的培育并非朝夕之功。从2005年开始选育,沈晓昆和戴网成查阅古书,请教专家,收集整理,提纯复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2年的努力,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一致的乌嘴白羽凤头鸭种群——凤头白鸭在天成基地成功“再现”。

“跨国”缘分

一张古画为凤头鸭“证明”

品种培育,光自己看着像没有说服力,得有权威“证明”。

2015年-2017年,沈晓昆团队为凤头鸭的品种认证多方奔走。很快,这一“消失又再现”的品种吸引了相关专家学者的注意,并进入到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的审核过程中。

“那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明清时期关于风头白鸭大都是文字记载,没有实物图佐证。如何证明我们培育的凤头白鸭就是古籍中记载的模样,这是一个大问题。”沈晓昆说,解了他“燃眉之急”的,是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电子邮件。

2017年,沈晓昆意外收到一份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电子邮件,当他好奇地点开后,70多岁的他一下子在电脑桌前跳了起来。原来,邮件里是一幅清代画家李元开的“荷花双凫图”。画中,夏日荷塘里两只栩栩如生的黑嘴凤头白鸭正盯着一只螃蟹,十分生动有趣。“有了这幅古画,我们的凤头白鸭申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就有了确凿证据。”沈晓昆表示。

充足的史料作证,加上详细的选育过程记录,2018年,凤头白鸭通过了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鉴定,正式命名为“润州凤头白鸭”,这也是唯一以镇江地名命名的畜禽种质资源。2020年5月29日,润州凤头白鸭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37个鸭品种的35号。2021年3月12日润州凤头白鸭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同年3月26日,镇江市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润州凤头白鸭种质资源保种场,年产凤头白鸭达到5000多只。

多点“布局”

凤头鸭“增亮”众多景区

在清康熙皇帝帝师、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高士奇所著《蓬山密记》中记载:凤头白鸭,游戏成群。康熙曾曰,“人传此种味美,食之有益,然朕爱其洁白,从未烹食,不知其味。”

凤头鸭,自古就是养在“帝王苑”中的观赏珍禽,而如今“复活后”的凤头鸭,不但为我国增加了一个珍稀的家鸭品种资源,更填补了中国观赏鸭的空白,自然要恢复其“观赏”价值。

“2018年,我们为镇江市宝塔山公园送去两只进行观赏鸭尝试。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沈晓昆说,宝塔山公园常年有市民跟着音乐锻炼身体,没想到凤头鸭听着音乐也在水面翩翩起舞,引得市民惊奇不已。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沈晓昆团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域。镇江的凤头鸭先后“游入”苏州虎丘、上海豫园、上海东郊宾馆、南京中山植物园、横店影视城、云南建水朱家花园等多家园林,在增加了自身名气的同时,也为这些景点“吸粉”不少,很多游客为了一睹“凤头鸭”争相前往打卡。

如今,在天成基地里,6000多只凤头鸭健康成长,而围绕这一种质资源的“优化”依旧在不断进行。“目前,凤头鸭两个大类已经成熟,一个是体重在3公斤以上的肉食凤头鸭,可以用于做烤鸭、盐水鸭等,销售渠道已经扩展到广东、河南等地;另一个是体重在2公斤左右的观赏鸭,正在走进全国各地公园。”戴网成说,他和沈晓昆的下一个目标是培育体重在1公斤之内的宠物型凤头鸭,“育种工作已经开始,预计明年会有成效。届时,凤头鸭这一种质资源就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2023-12-27 ——“镇江种子成长记”系列报道之五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89207.html 1 3 昔日珍禽凤头鸭“游入”寻常百姓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