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第009版:财经

上市就来割韭菜?

数十家在审企业也有“掏空式分红”之嫌,此前多家企业已惹众怒

近期,拟IPO企业前脚大额分红,后脚募资还债或补充流动性的情形屡屡出现。这类“清仓+透支”式分红,显然触及了舆情的敏感点,监管也对此行为愈发重视,从严审核。

年内已有多家公司被问询连续大额分红的合理性,募资补流的必要性。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南高峰、福华化学、浙江国祥、沃得农机、大洋世家等一大批公司最后选择撤回材料,终止IPO。

而目前在审企业中,这类“掏空式”分红现象也并不少见。据统计,目前在审企业中分红占拟募集资金30%以上,且打算将部分募集金额用来还债或补充流动性的企业共有51家。其中,有9家企业拟用于还债或补流的资金超过4亿元。

51家在审企业存在掏空式分红之嫌

根据易董数据,目前在审的724家拟上市企业中,有488家企业在报告期存在分红行为。在这些有分红行为的企业中,366家企业的募集资金用途为偿还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占比75%。

根据现行规定,募资可以用于还债、补充流动资金的用途,分红也是股东正常的收益权。如果IPO项目报告期内进行大额分红且具有合理性说明,并不构成IPO障碍。

这表现合理的现象,却引发了是否合情的质疑。部分企业进行异常高比例的持续分红后又募资还债补流,难免引起市场的质疑。有资金进行巨额分红,却没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融资的必要性何在?这也成为市场的重要质疑。

根据易董数据统计,目前在审企业中,报告期内分红占拟募集资金30%以上且拟将部分募集金额用来还债或补流的企业共有51家。在这些企业中,有17家拟上市沪主板,11家拟上市深主板,11家拟上市北交所,10家拟上市创业板,2家拟上市科创板。根据最新进程,有19家中止,13家已回复,10家已问询,5家提交注册,4家处于上市委会议。

其中,佰源装备、海湾化学、鲜活饮品在报告期内的分红额甚至超过了拟募集的资金总额,分别是131.51%、110.22%、109.14%。

同时,分红占拟募集资金总额50%的企业共有16家,除去上述的三家外,还有中智股份、安佑生物、大明电子、通力股份、敏达股份、捷翼科技、明喆集团、恒达智控、成都高速、浙江控阀、大牧人、赣州水务、威邦运动。

从拟募集资金的投向来看,在51家企业中,用于还债或补流金额最大的企业是潍柴雷沃。潍柴雷沃此次IPO拟募资50亿元,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企业在IPO前夕进行了17.41亿元的分红。2021年、2022年公司分别分红7.8亿元、5.4亿元,且2022年12月再度分红4.21亿元,合计17.41亿元。

中智股份、金田新材、丘钛微、新明珠、儒兴科技、中圣科技、威邦运动、龙旗科技的募集资金投向中,拟用于还债或补流的资金均超过4亿元,可谓大手笔补流还债。反观公司分红情况,此前中智股份已分红35.37亿元,丘钛微已分红10.90亿元,新明珠已分红8.74亿元,中圣科技已分红8.03亿元,威邦运动已分红8亿元。

不难发现,这类“掏空式”分红的情况并不少见。针对这一现象,监管部门在历次审核中,加大了对大额分红和募资补流的关注,在发起的问询函中经常可以见到相关问题。

华南地区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IPO前的大额分红会增加过会难度,一是有突击分红之疑,会损害IPO后的股东利益,普通投资者可能会产生“被割韭菜”的感觉;二是有圈钱之疑,在分红同时上市募集资金,难以合理说明募资的必要性。如果募集资金中,还有大量拟用于还债或补流,更是给上市募资的合理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虽然在公司基本面良好,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大额分红被视作是回馈股东,给予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方式。但据记者观察,不少IPO前的突击分红都流入了实控人家族的腰包,显然不符合监管鼓励的回报投资者这一情形。

掏空式分红,多家拟IPO企业已终止IPO

今年以来,因“清仓或透支”式分红引来监管问询、舆情关注,发行人、保荐机构选择主动撤回申请,最后以IPO终止而落幕的情况不在少数,典型的有南高峰、福华化学、浙江国祥、沃得农机、大洋世家。

11月27日,南高峰及保荐机构财通证券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材料,IPO终止。这家公司在IPO前夕分红超4亿元,分红金额大部分都流入了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手中,有两期的分红额甚至超过了公司同期净利润。而此次IPO,南高峰拟募资14.17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

11月1日,福华化学及保荐机构国泰君安申请撤回上市材料,深交所终止对该公司的发行上市审核。此次IPO,福华化学拟募资60亿元,其中2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在公司营收利润连年增长的情况下,福华化学在2021年和2022年累计分红33亿元。这笔看似回馈股东的大额分红,有29亿元流入了实控人家族的手中。

10月25日,沃得农机及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提交了撤回申请,证监会决定终止公司的发行注册程序。2018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进行了40亿元大额分红。而此次IPO中,募资额中超过三分之一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引发了市场的一片质疑声。

10月7日,浙江国祥主板IPO被上交所暂停,同时浙江国祥也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及主承销商东方证券决定暂停后续发行工作。2017年至2021年,浙江国祥分红总额达1.8亿元,其中两年几乎分掉了当期的全数净利润,并大多流入了实控人陈根伟、徐士方夫妇两人的腰包。超高分红后,这家从财务报表来看不差钱的公司,拟将此次IPO募资的7.37亿元其中的2亿元用于补充运营资金。

8月14日,由于保荐机构财通证券单独提交撤回申请,申请撤销对大洋世家在沪市主板上市承担保荐工作,大洋世家IPO“被迫”终止。公司报告期内分红达8.95亿元,超过同期的归母净利润总和。股权穿透后,发现实控人鲁伟鼎合计控制大洋世家100%的股份。此次募资额,拟将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上述公司及保荐机构或因多方考量选择撤回材料,主动终止IPO。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资补流,是这些公司IPO被拷问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一大重要原因。财联社

2023-12-04 数十家在审企业也有“掏空式分红”之嫌,此前多家企业已惹众怒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85583.html 1 3 上市就来割韭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