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第006版:城事

提前完成新建公厕、改造公厕年度任务

京口:公厕小空间彰显大文明

本报讯(杨馨蕾 梅永生 林兰)现代简约公厕设计,配以深浅搭配真石漆,建筑空间明亮大方,内部还设置了第三卫生间……这是位于京口区四牌楼街道滨江风光带的听江楼公厕。这处新改造的公厕配备高标准硬件设施,兼具“颜值”和“内在”,设计中融入江南水乡元素,配合景观绿化、发光艺术墙,成为滨江风光带一处靓丽风景线。

据京口区环卫所所长张建玲介绍,听江楼公厕是今年京口区“公厕革命”打造的一处样板公厕。今年的“公厕革命”项目由区环卫所负责实施,被列入京口区2023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包括:新建象山花园四期公厕1座,改造听江楼、宗泽路、余福里、网巾桥、娄巷、梦溪广场6座公厕。目前这7座公厕已全部通过竣工验收,向市民开放使用。这也标志着“公厕革命”民生实事项目,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小公厕改善大民生,小空间彰显大文明。为了让这项惠民工作落细、落实,京口区环卫所坚持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立健全“建、管、用”一体推进工作机制,实现了“提档升级、一厕一景”的改造目标,着力破解百姓群众如厕难题。

在“建”上下功夫,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京口区环卫所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征集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不局限于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做到“应改尽改、愿改尽改”。项目施工过程中,实行定责任人员、定推进进度、定工作标准、定完成时间“四定”工作法,确保全过程监管、全流程监督,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改造任务。

在“管”上求实效,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京口辖区内公厕均按照“有文明标语、有管理制度、有监督电话”统一规范管理,实时调整公厕管护机制,建立“白+黑”和不间断巡回保洁机制,基本实现公厕全天候保洁。考核人员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都能实时反馈、整改,确保如厕环境干净整洁,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正常。

在“用”上做文章,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针对前期调研中反馈的部分厕所外立面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儿童、老人使用厕具不方便,室内外照明通风不佳等突出问题,区环卫所综合考虑,纳入改造方案。改造后的公厕一改老旧破损原貌,变身高颜值现代化的城市公厕。环保节水型器具、儿童尿斗、无障碍设施等一应俱全,还实现了全天候照明,在优化公厕内外环境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群众如厕舒适度和满意度。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京口区围绕进一步办好市民如厕的“关键小事”,扎实推进“公厕革命”。截至目前,累计新建改造公厕93座次,出新修缮公厕150余座次,48座公厕通过了江苏省省级旅游公厕评定。今年,该区持续解决公厕管理中堵点、痛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以达到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现代化公厕的标准,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3-11-23 提前完成新建公厕、改造公厕年度任务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84040.html 1 3 京口:公厕小空间彰显大文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