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曙光 俞佳融
本报通讯员 蒋建国 肖扬
镇江建行以服务镇江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深入了解客户金融需求,为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个性化专业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联合政府、投资机构,搭建金融服务“生态圈”,勇担金融使命,争做普惠金融服务的“领头雁”、助力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和服务产业强市的“守护者”,助推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实体经济
升级金融服务
近年来,镇江建行抓好镇江项目、产业等高速增长的机遇,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升级金融服务,连续四年,获得镇江市金融服务贡献奖。
今年上半年,全市“四大产业集群 八条重点产业链”应税销售增速均超过7%。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7个,总投资992.5亿元。我市相继出台“项目攻坚突破年”“稳增长促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房地产新政13条”等政策方案,明确提出对列入金融支持重大项目、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三个“白名单”企业,给予优先授信、优惠利率、优质服务。
金融科技赋能
增强客户获得感
金融科技强化内外赋能,数字人民币加速发展。今年,我市成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镇江建行抓住试点契机,为用户拓展、场景创新等带来更多机遇。
镇江公交预充值、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自助缴费、丹阳高级中学“智慧校园”等7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陆续上线,其中全市首家“数币就医”缴费场景为患者带来方便。
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自助结算终端服务机上,除了银行卡、支付宝、微信这三种支付方式之外,患者还可通过数字货币进行结算。在目前的收款业务场景中,已完成49台门诊自助结算终端服务机的升级。通过系统化接入,将数字人民币支付嵌入医疗费用支付流程,畅通了挂号、缴费等门诊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满足了患者安全、便捷的支付需求。
此外,镇江建行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客户满意度。充分发挥金融教育基地、“劳动者港湾”、“裕农通”等平台宣教优势,联合第三方单位,常态化开展数字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知识普及,全员培训、送教上门等特色服务,深入推动消保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深化“劳动者港湾+”模式,积极融入适老助老、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无障碍服务等,开展特色化“劳动者港湾”宣传活动,增强网点服务社会能力。
普惠金融发力
服务企业有温度
今年上半年,镇江建行纵深推进新金融实践,存贷款新增实现两个“超百亿”,分别达134亿元和104亿元,为历年同期新高。普惠金融持续扩面增量,普惠贷款余额突破百亿。
建行丹阳支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专项政策,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多样化的产品、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服务态度,努力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丹阳市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当地规上企业,一家主营机械加工及自动化设备生产及组装的小微企业,日常需要根据生产经营需求,从上游企业处采购钢板、铁板等原材料。
企业在上交会接到了2笔金额超过3000万的越南订单,建行丹阳支行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向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建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政策、产品和服务,全面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最终在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实际运作情况后,成功为企业申请了75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缓解了企业急需购买原材料等日常经营周转资金的需求。
下沉县域市场
提升基层竞争力
镇江建行不断拓展乡村振兴新主场,加快提升县域市场竞争力,聚焦“农重”“农担”“农批”“农资”“农机”“农技”等领域,重点加快农担业务推进。通过保险公司、农业农村局、村支两委等多途径打造目标客户清单,集中批量提额测额。进一步优化裕农通服务点结构,提升“裕农通”渠道价值创造。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做大做强绿色贷款储备库,确保绿色贷款增势良好、贷款投放提比进位。镇江建行用好用足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加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支持发展清洁交通、绿色城市和绿色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绿色信贷业务。
“面对新变化、新趋势和新要求,镇江建行统一思想,汇聚合力,以新金融理念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坚持高目标引领和高水准对标,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镇江建行党委书记、行长陆健表示,镇江建行将继续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乘势奋进 守正创新 提能强基”,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持续夯实客户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