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第008版:慈善之光

为困难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市慈善总会“四力齐发”慈善助医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通讯员 朱庆庆

本报记者 马彦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0月9日,全省“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项目启动仪式上,镇江市慈善总会作为设区市的唯一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实施慈善助医,筑牢健康防线,不断创新举措,着力畅通渠道,精准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08年,《镇江市慈善资金助医办法》出台。15年来,市慈善总会坚持“四力齐发”——政策持续接力、宣传集中发力、救助精准给力、联动形成合力,努力打造“慈善助医阳光工程”品牌,为困难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项目实施以来,助医支出1.48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137万多人次。

政策持续接力, 让慈善助医更惠民

2011年,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南南高烧不退,被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先期的寻医问药和初步化疗,让南南家欠下了许多债务,这对本就是低保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市慈善总会了解情况后,及时将30万元直接送到医院,给这个无助的家庭带去了生命的希望。目前,该患儿已累计受到慈善助医项目救助49.37万元。经过治疗,南南恢复良好,因优异的成绩、优良的品德,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佳美德少年,现已考取大学。

慈善助医,核心是解决困难群体医疗支付能力不足的困扰。在慈善救助中,市慈善总会发现因病致贫返贫的群体占到被救助对象的80%以上,占每年救助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2008年以来,市慈善总会相继出台慈善资金助医、青少年儿童白血病、儿童大病、成人重大疾病、精神疾病等五个救助办法。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又将以上五个慈善助医办法,合并为《镇江市慈善资金助医办法》,实现了慈善助医政策的第一次接力。

2021年,市慈善总会开展“学习党史办实事,救助急难防返贫”主题活动,对慈善助医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出台了《关于实施“救助急难防返贫”项目实施办法》,修订了《镇江市区慈善应急性救助管理办法》,完成了慈善助医政策的第二次接力。

二次政策接力,增加了救助病种,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救助的同时,增加了对慢性肾衰竭透析、精神病、血友病、慢性肝炎、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脑瘫等六个病种的救助;拓展了救助对象,继续对城乡低保、特困职工、农村五保、上世纪60年代在乡精简老职工、民政集中供养的孤残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和困境儿童实施救助的同时,增加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提高了救助金额,上不封顶,目前单笔救助最高达30万元。

项目提升后,受到各方关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督导组给予充分肯定,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

宣传集中发力,

为困难群众送服务上门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爱心企业给我送来了轮椅。”残疾阿姨赵女士放下陪伴多年的双拐,开心地坐上了京口区四牌楼街道慈善社工站和中国人民健康保险镇江中心支公司送来的电动轮椅后,激动地表示,“10多年没去大市口,有了轮椅终于可以出门了。”

四牌楼街道慈善社工站是镇江市首家街道慈善社工站。街道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赵阿姨希望拥有一辆电动轮椅的心愿,“我们在慈善社工站的4度公益直播间里,播出公益招募的信息,中国人民健康保险镇江中心支公司看到后,当即表态愿意帮助这个残疾家庭。”社工站站长费佳介绍,“该公司为赵女士购买了价值4000多元的电动轮椅,解决了她的出行难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慈善总会把“政策找人”作为重要一环,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为困难群众送去政策的“及时雨”。

借助新闻媒体,深入广泛宣传。项目实施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政府网站、市级媒体和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对慈善助医政策进行集中宣传;项目实施中,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多渠道、广覆盖开展宣传。把慈善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让他们在家门口知晓政策、得到救助,打通了慈善助医的“最后一公里”。

办好专题培训,解读助医政策。举办医保、医院、街道、社区等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班,观看“慈善助医阳光工程”电视专题片,对政策进行专题解读辅导;同时,印制政策解读手册,发放到街道、社区以及慈善救助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扩大政策的知晓面。

着力探索创新,构建服务体系。探索在街道建设慈善社工站,全市组建了近2000人的慈善志愿者队伍,建立了“慈善+社工+志愿者+网格员”的基层慈善服务体系,通过慈善社工站及时发现需要慈善助医、助学、助残、助老、助孤等方面的困难群众,着力把慈善社工站建设成为温情救助的惠民平台、急难救助的前沿哨所、群众点赞的幸福家园。

救助精准给力,

看病不再先垫钱后报销

“当知道4万元救助金已经打到银行卡上,我们高兴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低保老人陈奶奶提到2021年5月收到慈善救助金时的情景,眼中泛起了泪花。陈奶奶患有心脏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早搏等多种心脏疾病已40多年,因病情严重,医嘱让她“尽快动手术”。1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成了老人的“心病”,经过丹徒区和镇、村三级慈善组织审报,市慈善总会根据“救助急难防返贫”项目标准,给予救助金4万元,防止了这户家庭因病致贫。

目前,进入项目救助的对象,只要凭《低保证》《特困证》等,办理好慈善救助标识,就能在相关医疗机构,通过医保卡与正常医药费用一并结算,直接接受慈善资金的救助,甚至慈善助医资金可以提前介入,无须垫付。市慈善总会建立起规范可靠的运行机制和操作模式,破解了受助对象“垫钱看病”又“无钱可垫”的难题。

简化的救助程序,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便捷、精准的救助,而在畅通医疗救助渠道的同时,市慈善总会更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常态化的跟踪救助机制。在医保结算和慈善助医后,受助对象自费支出累计超过5000元,即纳入慈善临时救助,每月救助一次。此外,市慈善总会还开展温暖行动,年底对因病出现支出型困难家庭进行慰问。

联动形成合力,

前移守护健康关口

2021年5月26日,市慈善总会与市民政局、中国人寿镇江市分公司共同签署“慈爱困境儿童”保险项目三方合作协议;市慈善总会与市总工会、市快递行业协会联合签署“慈爱快递小哥”互助保险项目三方合作协议。从2010年开始的我市慈爱保险项目,至此已增至6个,惠及环卫工人、辅警人员、快递小哥、失独老人、慈善志愿者、困境儿童共8.6万人次,支出近800万元。

着眼于助力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慈善总会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形成联动合力,不断拓展慈善助医的边界,丰富慈善助医的内涵,提升慈善助医的质效。

为让需要器官延续生命的患者得到救助,与市红十字会联动,深化医疗救助。从2022年开始,实施了“生命永续·慈爱双献”项目,对器官捐献者的直系亲属进行援助。

开展康复救助,与医疗机构联动,实施肿瘤患者康复培训锻炼项目,还建立了慈善康复治疗中心、慈善尘肺病康复治疗中心,助力骨伤科患者和尘肺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定期对困难群体进行体检,与卫健、民政部门联动,重点是对消化道早癌、乳腺癌、脑卒中高危人群和肺部肿瘤四种疾病开展早期精准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大病、重病带来的风险和痛苦,努力实现“未贫先防”。

将慈善助医“关口前移”,与工会、城管、公安、邮政等部门联动,为环卫工人、公安辅警、快递小哥、慈善志愿者等,购买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防患于未然。

我市的慈善助医,政策覆盖面广、力度大、操作性强,切实减轻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家庭负担和生活压力。项目规范、渠道畅通,慈善助医有力满足了困难群众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让困难群众看病不再难,被省政府授予“江苏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并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2023-10-12 为困难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76573.html 1 3 市慈善总会“四力齐发”慈善助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