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的那一瞬,我多么希望我的眼睛是一台相机,能够如实而永久地记录那一刹的光和影。
上午九点的阳光,把空中整片整片的梧桐叶照得金黄灿烂。在风刚刚停息的时候,我骑车穿过落叶,像破开一块纸做的幕布。愣了一下,发现被我破开的是金黄的惊奇。然后眼里的一切都加了秋天的滤镜,天很晴朗,风微微的冷,树上的叶子掉了更多。我无比真切从感官里感觉到了秋,而不是手机和日历转告而得知。
那种感觉很奇妙。心情一下子好起来,单纯的高兴流淌出来,一切是自然舒畅的。整个人感觉很轻盈,像把很多阴霾抛去了,像被秋风托起了心灵。秋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我的感觉和秋是同步的。
后来读了郁达夫先生写的秋,我透过他的眼睛去看秋。
郁达夫先生的秋清净、悲凉,应顺着“逢秋悲寂寥”的潮流,然而却并不泛大众化。他的北国之秋既没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也没有写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而是着眼于平常之景,又把平常之景写得动人心弦。
郁达夫先生用比喻作引,饱尝秋景。他笔下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张图画。你仿佛抬头就能看见被院檐切割成方块的青天里飞过一排鸽子,仿佛低头就能看见落蕊满地成毯。他清新细腻的文笔塑造出极动人的风景来。他似乎要把一生的眷恋都刻进文字里,去记住故国的秋景。
那种在秋日下涌动的情愫,都被郁达夫先生刻在了文字的撇捺里。秋景在文章里重叠,秋的感觉被赋予了民族的感情。
太多太多的人写秋,倾注笔墨,书写情感。每一双眼睛里的秋都独一无二。
被表达出来的时候,秋的感觉被文字传递,像是一个人内心的光影被折射到别人心里。
省镇江中学高二(3)班 周婧怡
指导教师:包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