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竺捷
花山广场附近有一家爱宝特色煎饼摊,摊主叫邹爱宝,她从1999年7月开始在此摆摊,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24年。
煎饼的故事要从1997年说起。当时邹爱宝从淀粉厂下岗,她的丈夫陈跃华从镇江滤清器厂下岗,一个家庭双下岗,还有一位上大学的儿子要抚养,压力可想而知。有人介绍邹爱宝到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食堂打临工,干两天,休一天,听上去还不错。但工作时间颇长,从早上5点半到下午1点半,再从下午5点到晚上11点。邹爱宝主要负责收碗,还有桌面、地面、墙面的清洁。邹爱宝之前在单位坐办公室,属于销售内勤,可以说没干过重活累活,所以工友说她撑不过三天,但是邹爱宝还是坚持了下来。
这个食堂里,有一处卖煎饼的窗口,阿姨将之前预先备好的煎饼皮加热,再打个鸡蛋,撒点胡椒粉,每个卖1.5元。邹爱宝是有心人,她想不能老在食堂待下去,便盯上了这个窗口,同里面的阿姨打得火热。没事不是帮阿姨打扫卫生,就是帮她打下手,还不时套对方的话。比如煎饼皮从哪进的啊?煎饼怎么做才好吃?很快她就掌握了关键步骤,还问出了煎饼皮是在焦山附近的陈家门定点加工的。
接下来是试水阶段。邹爱宝离开食堂后,便很想试试自己的手艺到底咋样。到哪摆摊呢?她虽有下岗证,但不是哪都让摆。思前想后,她的一位同学在医政路恰好有间小平房,1999年5月3日,邹爱宝在其门口摆了一个煎饼摊,创业成本仅100元。当年紧邻江滨医院的这条路其实很热闹,光煎饼摊就有五六家,邹爱宝的摊子夹在其中,只能混个脸熟,一天也卖不出多少。很快就到了7月18日,那天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当时城市搞创卫,街面上的饮食店基本上都关门了,邹爱宝只好将小摊搬到家门口:花山湾新村二区弄堂口,没想到第一天出摊就全部卖光,第二天竟排起了长队,可谓一炮打响。
此刻我们要来分析一个花山湾众食客的口味了,这片居民并不是没吃过煎饼,为啥能打动他们?无外乎一个原因——味道不错。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回到船院食堂,原来当年食堂的煎饼与外面卖的煎饼不一样,前者是上下两层煎饼皮,后者只有一层煎饼皮。邹爱宝自然用的是双层皮,而且在调味上也动了脑筋,性价比高、口味好可能才是这家摊子受青睐的原因。当然,现在她的煎饼口味更多样了,光配菜就有八种,分别是韭菜、香菜、雪菜、榨菜、胡萝卜、海带、虾皮、葱,而调味酱有四种,分别是甜酱、蒜蓉酱、纯辣酱、海鲜酱。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然而就煎饼摊而言,可能更多的还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每天早上4点起床,摊面皮,熬酱料,洗菜切菜,邹爱宝和丈夫分工合作,要在6点前做好出摊的一切准备工作,他们通常会坚持到上午11点。冬天在外面冻得手脚冰凉,夏天在炉子旁热得满头大汗,连续几个小时站着做煎饼,忙到腰酸背疼是家常便饭,这份辛苦不是谁都受得了。因为生意太好,这些年不少人慕名而来,跟邹爱宝学习做煎饼:丹徒新城一女士,偶然路过尝了一回,后来专门学习了三天;一位朋友想在七里甸开店,学了半个月,连摊饼的竹刮子都是邹爱宝为其准备的,而这一切均分文不收……
邹爱宝可以免费培训,但只有一个条件:对方如果摆摊开店距离她的摊子至少要有3公里,这样才能互不干扰。准确地说,当一个路边摊坚守了24年,它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心理上的一个地标。不过,邹爱宝的摊子还不是最久的,据说此地还有一位高老太的煎饼摊超过了30年。邹爱宝很怀念前十年的美好时光,那段时间高峰时一天能用掉300多只鸡蛋,整个花山湾只有她和高老太两处煎饼摊,一个在花山路,另一个在花山支路;而之后的14年,越来越多的煎饼摊冒了出来,现在这里已经超过了10家。确实,如今生意没过去那么忙了,但邹爱宝和老伴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先前的作息习惯,晚上9点睡,早上4点起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