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第006版:城事

新技术、新装备助水稻亩产增收上百公斤

本报记者 栾继业

本报通讯员 蒋须俊 茅玉兰

初秋时节,在丹阳司徒镇种粮大户韦江秋负责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田间,抽穗期的水稻长势喜人、绿意盎然。今年是韦江秋从事水稻高产创建的第5个年头,他的天源家庭农场水稻亩产已比原先增长了上百公斤,今年还被列入了丹阳市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

韦江秋说,自己从事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已有15年,从原先的农机服务起家转入如今的粮食种植。他的家庭农场农机装备水平在不断提升,目前耕、种、收、管及粮食烘干装备应有尽有。今年,借助实施粮食生产无人家庭农场项目,农场又新添了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1台、无人机2架、无人驾驶插秧机1台,同时还添置了其他辅助智能机械。

“从品种应用、施肥用药及水浆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严格按照农业专家提出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技术要求搞好水稻生产。”韦江秋透露,在机插秧侧深施肥方面,农场的4台侧深施肥机在机插秧的同时能完成肥料的撒施,不仅稻秧吸收快、效果好,而且还省肥,一亩可节省成本五六十元。另外,今年水稻育秧时节,他还对15亩秧田安装了喷滴灌,做到精准浇灌,节水节本。

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原来天源家庭农场700多亩水稻施肥打药通常要4-5天才能完成,如今采用农用无人机施肥打药高效又快捷,“一架无人机飞防打药一天可完成500亩,施肥300多亩。”韦江秋说,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项目区种植户发放绿色高效农药和新型化肥,这也调动了大家多产粮、种好粮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稻谷品质,促进了增产增效。通过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他家农场的水稻平均产量已从原先的600公斤左右提高到700公斤以上,一亩水稻能增加效益200元以上。今年种植的优质食味品种南粳3908,单产目标更是达750公斤。

据介绍,从2017年开始,司徒镇就把做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强化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支撑,通过优化品种,大力推广精确定量栽培、机插水稻标准化育秧、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稻米产业的提质增效。

2023-09-20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71108.html 1 3 新技术、新装备助水稻亩产增收上百公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