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8日
第007版:发布

倾情育人 润物无声

——来自我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报告会的故事

华育桢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

施娟老师(右)答疑

王娟老师和孩子互动

张媛媛老师指导学生实验

■ 本报特约记者 唐守伦

9月7日,我市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报告会。来自全市教育系统的4名教师代表讲述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教育故事,既有身体力行崇尚师德的深情诠释,又有扎根乡村、默默耕耘的执着坚守,还有奉献特教、职教岗位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和无微不至关爱学生的故事。

“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感动,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温暖,一个故事就会带来一份力量。”报告会现场掌声雷动,人们通过掌声向教师表达敬意。

“喜报”成为孩子爱看的“励志书”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句容市实验小学的华育桢老师面对性格迥异的孩子们,总是提醒自己要带着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既要欣赏早开的花朵,也要欣赏迟开的花苞。

从上学期起,华育桢开始带着放大镜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一有发现,及时写成红字电子喜报,发在班级QQ群里。喜报中真诚而又热情的话语,如同孩子成长的雨露甘霖,使孩子们学习劲头倍增。

班里的婷婷同学,作业书写一向马虎,可是她的同桌君君的作业书写却十分漂亮。一次,婷婷放学时,不小心把君君的数学作业本带回家了。婷婷妈妈是个有心人,带着婷婷一同欣赏了君君的好作业。第二天,婷婷交给老师的每一科作业书写都很工整,且持续保持了一周,华育桢为婷婷发了这样一份喜报:“婷婷同学的作业书写本周越来越漂亮了,特此表扬!希望婷婷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有意思的是,这份喜报在QQ群里发出后,许多家长主动与华育桢联系,要求借同学的优秀作业本回家,有的借数学本,有的借作文本,她都一一满足需求。带着心目中优秀作业本回家的孩子们,逐渐呈现给她一份份惊喜。

在华育桢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与其要求一个人没有缺点,不如将他的长处发扬光大。

班里的男孩小志,不太服从班级管理,做眼保健操经常睁着眼,多次劝说无效。后来,华育桢让小志担任值日班长,负责监督班里其他同学做眼保健操。让人没想到的是,小志对老师安排的特别上心,只要发现同学做眼保健操时心不在焉,他总能及时发现并指出问题。

华育桢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把表扬小志的喜报发到班级群里。他越来越关心班级的活动,自我要求也更加严格了。

华育桢给孩子发喜报,孩子和家长也不时地给她发“喜报”,诉说着孩子的新进步。

迄今为止,华育桢已向孩子们发了130多份喜报。在哲哲妈妈的帮助下,由100多份喜报汇编成的《成长的足迹》,成为孩子们十分爱看的“励志书”,一有空就翻看,数着自己出现在喜报里的次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英语!”

“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英语!”这是镇江实验学校官塘分校施娟老师的梦想。

2008年,施娟老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进市官塘中学工作。很多人认为,她不会在城郊接合处的农村初中待多长时间,过两年,也许就到了各方面条件更好的城市中学。

如今,南山的杜鹃红了14回,施娟老师和官塘分校孩子也相伴了14个春秋,被师生家长誉为“校园最美老师”。

每天6点多,施娟就赶往学校,一直忙得晚上7点才离开,回到家中还要电话家访,整天忙得团团转。这样的节奏是施娟生活的常态,她像“永不疲倦的骆驼”始终步伐坚定有力。

“你这样是不是过度消耗了自己的生命?活得好像不值得。”闺蜜不解地问施娟。

“我们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60%以上,很多家长忙于生计,管不到也不会管孩子,我只是尽我所能。”施娟淡然一笑,“你知道吗?这些孩子,英语往往是他们的‘拖后腿学科’,如果上几分,能改变他们命运。”

为此,施娟积极探寻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方式,做到培养学习兴趣、因材施教,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她连年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生态教学质量奖”,并被破格评选为“镇江市骨干教师”。

这些年来,施娟对学生的关爱总是无微不至。家访中,张同学房间破旧昏暗的台灯引起了她的注意,两天后一盏崭新的护眼灯就放在了张同学的写字桌上。秋冬季节,李同学唇炎又犯了,施娟把润唇膏送过去,并教他使用方法……这样的温情举动,每个孩子都能说上几桩。

今年教师节前夕,一位刚毕业的同学更是送来了贺卡,其中写道:“您帮我添饭的那天,天空格外明媚;您送我回家的那晚,路灯格外明亮。请让我唤您一声‘施妈妈’”。

做特殊孩子前进路上的微光

“王老师,我爱你,天天放在口袋里……”每天趴在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王娟老师办公桌边,对她哼着这首儿歌的叫强强,看着他现在这副可爱的模样,很难想象5年前的他是多么的固执、暴躁。

当时的强强经常对王娟挥舞拳头、大吵大闹。她尝试各种办法,强强依旧不为所动,甚至愈演愈烈。直到有一次,强强上厕所,弄得身上污秽不堪。王娟打来水给他擦洗身体,强强竟然看着她笑了,还从喉咙里发出了那句模糊的“谢谢”。瞬间,她觉得世界明亮了,这是她听到的最动听的语言!

小潘同学,患有重度自闭症并伴随严重的情绪行为障碍,不听指令、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妈妈寸步不离。一次公开课上,他突然大声哭闹,双手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脑袋。原来,对于他来说,拿出两张雪花片,太难了。

王娟突然意识到,面对越来越多的中、重度的特殊学生,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那之后,她在专家的指引下,学习使用评估量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专业的干预教学下,渐渐地,小潘学会了拍球、学会了写字,学会发出他人生的第一个音;第一次,能离开陪伴他多年的妈妈……

这些年来,让孩子融入社会是每位特教人坚持不懈的追求。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顺利开设“烘焙、串珠、菌菇种植”等劳动课程。孩子们凭借着自强和自立,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老师,我在‘相遇’工作,记得常来吃饭呀。”“老师,我现在是一名杂工,装货、卸货、记账,哪里需要哪就有我!”当王娟收到这样的短信时,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欢欣雀跃。

用成绩消除社会偏见

一天放学后,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媛媛老师上小学的儿子对她说:“妈妈,班上的同学说将来无论如何都不能上你的学校读书!”

儿子的话让张媛媛感到特别委屈,她脑中浮现的都是那些为了职业教育而努力拼搏的身影。于是,她向儿子讲起了职教人的动人故事。

被称为“拼命三娘”的李丽老师曾经在孕期反应最强烈的几个月里还带着化工班的学生们备战国赛,不规律的生活和巨大的压力,让她内分泌失调,身体状况极度不好。但她仍然坚持,加班加点,带着学生苦练,小小专业,却为学校荣获多枚国赛的金牌。

整个暑假,李丽带着学生备赛。10岁女儿无人照顾,睡眼惺忪地便被妈妈急匆匆地拖到学校实验室,假期里起得比平时上学还早,晚上瞌睡得不行,妈妈却还不能离开,只能直接睡在实验室的椅子上。而李老师为了尽快摸索出训练方案,她就跟着学生一起做实验,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对比实验做了上千次。

然而,当今社会仍有一些人认为读职业学校的孩子都是被“淘汰”的“差等生”。面对这种偏见怎么办?要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教书的先生。于是,以STEAM教育为核心的雏鹰工作室在镇江高职校落地生根。起初,这个团队只有3名女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认知,她们到处找企业,找项目,一改传统授课形式,就连枯燥乏味的机械制图课,变成了师生共同设计真实的产品,这让念职业学校以来一直很迷茫的小孔同学,一下子找到了兴趣。他的妈妈告诉老师:“我以为儿子在家用电脑玩游戏,谁知道他是整夜在画机械图纸。”

在FRC机器人世锦赛中,小孔同学设计的“中国红”机器人在澳洲赛区大放异彩,使学校参赛队伍成为我国第一支以联盟队长身份在国际赛区夺冠的队伍。他动情地说:“雏鹰的培养让我重拾自信,助我快速成长。当我设计的机器人驰骋在国际赛场上时,我只想大声地说,职校生一样可以很优秀!”

时至今日,从雏鹰毕业的优秀学生不计其数,张媛媛骄傲地带着学生们走进儿子的学校,为他的同学们送上科技盛宴,她听到的都是孩子们“哇,好厉害”的赞叹。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坚守岗位的镇江教育人,一定会讲好更多的精彩故事,传递更多的镇江教育好声音,为教育强市、教育强国事业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3-09-08 ——来自我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报告会的故事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69390.html 1 3 倾情育人 润物无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