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
第014版:最镇江

问道茅山三千年(30)

□ 张春蕾 夏和生

(六)司马承祯 (647—735年)

唐代著名高道,字子微,法号道隐,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家里世代为官,但与家族中其他人热衷仕宦相比,司马承祯是一个异类。他从少年起就十分好学,崇尚道法,淡泊名利,无心仕途。到了21岁,他前往中岳嵩山,拜茅山宗师潘师正为师。

潘师正对司马承祯的器重和期待有加,将自己的道法倾囊相授,传三洞秘录、金根上经、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司马承祯道法日趋精进。

学道有成的司马承祯,走遍天下名山,最终选定天台山玉霄峰为隐居修行之地,自号“天台白云子”。

他本想潜心修道,斩断红尘,但却不能如愿。

唐睿宗鉴于父亲高宗屡次请潘师正出山传道均遭婉拒的教训,采取了一个令司马承祯无法拒绝的办法,让司马承祯的哥哥做使者,并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本来想派使者专门去迎请您,又担心您感到惊惧。因此请令兄前往,请您不要拒绝,一同到京。”

司马承祯为了家族安危与前程,只得勉强从命,下山进了京城。唐睿宗见到他兴奋异常,自称弟子,尊司马承祯为国师,向他请教阴阳术数和治国大事。

司马承祯回答说,阴阳术数是异端,治国应该按《道德经》上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睿宗深以为然,他本想把司马承祯留在身边,日夜请教,但司马承祯执意请求还山。

司马承祯有一位好友名叫卢藏用,听说他要回天台山,赶紧劝他说:“天台山太远了,要不你到终南山修行吧?这座山中好地方也很多!”卢藏用科举没考上,于是便跑到终南山做起了假隐士,以博取名声,后来果然被召到朝迁做官。

司马承祯看穿了他的心事,回答说:“是这座山中有做官的捷径吧?”卢藏用十分羞惭。“终南捷径”这条成语便由此而来。

看到司马承祯退隐意志坚定,唐睿宗没法,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

玄宗继位后,对司马承祯依然十分器重。开元九年(721年),玄宗派遣使者迎司马承祯入宫,亲受他传的法箓,并称呼司马承祯为“道兄”,成了不折不扣的道士皇帝。

玄宗还采用《道德经》的精神来修身治国。开元十五年(727年),又召司马承祯入宫,请他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造阳台观以供居住。

司马承祯上书玄宗说,今五岳之神祠,皆是山林之神,非正直之神。五岳皆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请别立斋祠。玄宗听从了他的话,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

司马承祯成为两朝帝师,深受朝野景仰,宰相张说、张九龄等纷纷拜他为师,就连自号“谪仙”的李白在他面前也毕恭毕敬,将他比作昆仑山上巨大无比的稀有神鸟,自称自己是一只大鹏,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上清派茅山宗因他的缘故,影响力达到空前的程度。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一月十八日,他突然对弟子们说:“今天被东海青童君、东华君召请,必须离开人间。”于是仙化而去,享年八十九岁。去世后谥号贞一先生,弟子七十余人,以李含光最为著名。茅山上清派尊他为第十二代宗师。

司马承祯是一位全能型的高道。

他是一位功力颇深的诗人,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他曾写下一首《答宋之问》诗,“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在社会上流传很广。

他擅长音律,创作道乐《玄真道曲》。

他又是书法大家,特别擅长篆书和隶书。曾手书三种字体的《道德经》,很受皇帝的喜欢。时人称他写的字为“金剪刀书”。

司马承祯还是“大国工匠”,他亲自铸造出精美的铜镜和宝剑,奉送给唐睿宗和唐玄宗,倍受两代帝王的称赞。

作为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在道学方面的著述十分丰富,《坐忘论》《服气精义论》和《天隐子》为其代表作,也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他将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思想与上清派存神服气的养生仙术相结合,阐明兼修心神和形气的修持方法。在其代表作《坐忘论》中,他提出了修道的“七阶次”(分别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五渐门”(分别为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之说,概括起来说,就是要道教徒心静、无欲、物我两忘,这种清心无欲的修道理论,对后世道教修炼理论的发展和北宋理学的形成,皆有一定影响。

2023-09-04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68746.html 1 3 问道茅山三千年(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