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07月27日
第007版:街区

“你的需求,我的方向”

“个性化、温情化”服务做暖居家养老

本报记者 朱秋霞

“大爱仁心 艺能超群”,近日,家住花山湾的李老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京口区中鼎老来乐综合服务中心,感谢常年为他修脚的徐师傅,用精湛技艺让他的足疾有了明显改善。

李老先生今年84岁,常年一个人居住,身体硬朗的时候,经常出门参加社区、街道举办的文娱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2021年以来,由于足疾,老人已很少下楼。2022年8月,通过街道以及承接了京口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中鼎老来乐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反复上门做工作,老人同意接受政府的居家上门服务。上门了解了老人的需求后,工作人员发现他长期受足疾困扰的苦衷,立即安排专业师傅上门修脚。修脚师傅用专业的技能赢得了老人的信任。通过近一年的服务,李老先生足疾明显好转,现在上下楼自如,有了户外活动,吃得香了,身体比以前还好。

居家养老是90%以上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江苏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推出了一揽子政策举措,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其中在推进居家上门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家庭承担养老服务功能,推广“原居享老”服务模式,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探访、生活照料、助餐助洁、辅助出行、紧急救援等居家上门服务。

据了解,2020年9月,我市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特别优秀地区,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市于2021年制定了《镇江市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在强调服务标准的同时,对于服务内容给出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等12类服务。

“在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发现,老人的需求是非常多元的。”京口区民政局副局长顾凌燕介绍,近年来,京口区针对不同老人的不同需求,在“个性化”“温情化”等方面,不断拓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外延,在提供修脚、理发、擦玻璃以及清洗油烟机、空调、洗衣机等多元化服务的同时,今年开始积极推进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工作,实现医养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近日,位于尚友新村44栋的郭一娟奶奶家中,来了一个特殊的“医护团队”,问诊、护理指导、拉家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为郭奶奶的上门义诊。

郭一娟奶奶今年103岁,其大女儿谢女士介绍,老人身体状况还不错,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去年生过一次病之后,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目前正在缓慢恢复中。“老人年龄大了,平时去医院确实也不太方便,这样的服务特别好,虽说照顾多年,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方面不是太了解,医生的指导非常有必要。”谢女士说。

根据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健康服务是老年人最急迫、最突出的需求。调查显示,我国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失智老年人约1500万,“长寿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既影响了个人幸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如何更好地为高龄失能、长期卧床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康复、护理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京口区中鼎老来乐综合服务中心在京口区民政局的指导下,与镇江瑞康医院“医”“养”牵手,探索开展对高龄、失能老人的上门义诊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民政部门指导下,进一步推动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为高龄、失能老人以及残障人士提供常态化的上门诊疗、送药到家、康复护理和助医等服务,进一步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做精、做暖。”京口区中鼎老来乐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由春红表示。

“个性化”“温情化”的特色服务受到了老人的欢迎。由春红介绍,中心今年上半年共为10275位服务对象提供了居家上门服务,服务55019人次,其中修脚服务8042人次,理发服务12027人次,家电清洗服务2089人次。

镇江“12349”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数据也显示,从2021年7月推行特色服务项目以来,当年接入平台的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共有12378人次选择特色服务,2022年这一数据达到69267人次,2023年截至目前已服务66962人次。其中修脚、理发成为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服务。

2023-07-27 “你的需求,我的方向”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62747.html 1 3 “个性化、温情化”服务做暖居家养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