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泠)6月14日上午,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团市委相关负责人,在镇高校相关人员,我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单位代表,高校学生、社会爱心人士、青年志愿者,齐聚西津渡鉴园广场,共同庆祝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年均采血4.5万人次,采血量12吨,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活动中,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先进个人代表、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先进单位代表获颁荣誉证书,“无偿献血 镇青春”高校党建联盟随后启动。现场,“红色暖流”无偿献血志愿队发起人刘家平通过分享该志愿队伍的发展经历,呼吁更多人,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扩充全市血液储备,帮助有需要的人渡过难关、延续生命。
守望相助手牵手,献血救人心连心。多年来,我市无偿献血者始终发扬奉献精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用点滴热血守护他人的生命安全。
当天,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之一、镇江手拉手公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艳带着女儿来到活动现场,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张艳的无偿献血之路萌芽于1998年,“当时,我遭遇车祸要保胎,医院需要备血,后来小孩平安降生了,虽然过程中没用血,但我还是想感谢那些备血的好心人”。为了感恩社会,2000年8月起,张艳每年都会参与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从一开始的献全血到之后的献成分血,23年来,她的个人献血量已经达到73200毫升。
“一人献百次不如百人献一次。”这是张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女儿孙凌灵2018年也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如今的她和妈妈一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经常出现在各种无偿献血活动现场,做好宣传和“后勤”工作,为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自《献血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全面建立起无偿献血制度,在我市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镇江已连续7届14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有414、381、1228名献血者分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301位献血者获得终身荣誉奖,滴滴生命之源的爱心传递成为了大爱之城镇江的又一文明品牌。
■ 相关新闻
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多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血液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在无偿献血总量、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合理用血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目前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的格局,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全国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全国共建设血站453家,形成以省级血液中心为龙头、地市级中心血站为主体、中心血库为补充的血站服务体系。我国血液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国无偿献血人次数和献血量实现20多年持续增长,千人口献血率由1998年的4.8提升至2022年11.5,2022年献血总量2760万单位,献血量年均增长率为14.5%。2022年献血人次数超过1600万,献血人次数年均增长率为16.3%。今年1—5月,献血人次数和献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7%和6%。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