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3年06月11日
第004版:生活家

坚持献血19年,累计无偿献血68次

侯坚献血总量达14700毫升

本报记者 林兰

本报通讯员 陈心怡 梅永生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就是这一信念,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侯坚,坚持献血19年,累计无偿献血68次,献血量合计14700毫升。

侯坚就职于京口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机动执法中队,中共党员,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执法队员。2004年2月,他在单位的组织下,初次接触到无偿献血。此后,参加无偿献血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68次无偿献血过程中,侯坚捐献全血8次,捐献成分血60次。“捐献全血就是普通献血,一般10多分钟就可完成采血。捐献成分血主要是指捐献血小板,一般需采集1个多小时。”侯坚告诉记者:“2020年,在一次献血时,血站工作人员告诉我,捐献血小板对血液病人的帮助更大。看到身边同事、朋友家中有人得了白血病,很痛苦,我克服了心中担忧的情绪,决定捐献血小板。”

采集血小板用的针管比较粗,一针扎下去很痛,每献一次成分血,就需要等1.5小时。“这个过程有点漫长、有些难熬,但想到能够更好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这一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侯坚说。

今年年初,侯坚获得了他人生分量最重的一张奖状: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证书。侯坚今年42岁,有些黑瘦、身体健壮。他告诉记者:“我的家人都理解、支持我的爱心行动。我想对大家说,献血对身体没有害处,通过正常饮食,短时间内就能循环再生。我坚持献血19年,每周都进行踢足球等体育锻炼,身体依然棒棒的。”

侯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疫情防控期间,侯坚多次主动参与街道、社区防疫工作,协助街道、社区完成入户调查、核酸检测保障、涉疫区域封控等工作。去年11月,在家人的支持下,侯坚作为抗疫志愿者,入驻某酒店协助完成密接人员隔离管理工作。

在京口城管,侯坚是业务骨干,他所属的机动执法中队承担大队重大案件的办理,日常还要负责市政、违法建设等相关案件的查处,工作十分繁忙。按照规定,参加无偿献血后可以有一天的假期,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他每次都放弃休假。由于表现突出,侯坚被评选为“2022年度镇江市城管系统先进个人”。

京口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潘海涌告诉记者:“在京口城管,像侯坚这样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职工很多。比如‘江苏好人’周松,曾于2005年捐献骨髓,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京口城管人新形象、新作为、新境界。”

2023-06-11 坚持献血19年,累计无偿献血68次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55359.html 1 3 侯坚献血总量达14700毫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