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中山路小学的小记者走进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公司党委副书记朱晓原为小记者们介绍了镇江船厂的发展历史,以及船厂生产的各种船舶,并带领小记者进入厂区实地参观,看一艘艘轮船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江苏省第一家造船企业,第一家船舶类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展厅资料和朱晓原副书记的介绍,小记者们了解到镇江船厂最早在北固山下成立,一代代造船人将一家只能修理内河小船舶的小厂,发展成为在国内外特种船舶建造领域享有广泛影响力的现代造船企业。
展厅中的一艘艘船舶模型吸引了现场小记者,虽然海洋船舶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遥远,但是在朱伯伯生动有趣的讲解下,小记者了解很多了关于船舶的知识。见过船舵吗?船上如何分辨左右?船只如何转向?展厅中的每一艘船都有什么样的作用?拖船、工程船、集装箱船……各具特色的船舶模型带领着孩子走向深海走向未来。
随后小记者们乘车实地参观了镇江船厂厂区,高大的轮船组件,震撼了每一位小记者“这么大,一艘轮船从建造到下水要多长时间啊?”一路行过,一艘船舶的生产过程展现在了小记者面前,有的组件才开始建造,有的结构开始喷漆,有的已经开始拼装,大船轮廓初现,从一个个小部件到最后成品船舶,少的一年左右,长的两三年,科技含量高的船舶需要的时间更长。
据介绍,镇江船厂拥有百余名年轻的设计团队,拥有3个省级研发机构、6个国家级新产品、30个省级新产品、100多项专利技术和70多种自主设计船型。
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和镇江船厂的工作人员一起在荣誉墙前合影。公司党委副书记朱晓原鼓励各位小记者好好学习,从了解企业开始,确定人生目标,以后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
(戴蓉 吴丹琴)
致敬造船人
四(8)班 王纯熙
6月1日,我和同学一起去江苏省第一家造船企业——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参观。
我们坐上大巴车,来到了目的地,只见几个蓝色的大字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我有些兴奋,“哇,这里就是镇江船厂啊!”在一楼展厅前,我们下了车。一位阿姨带领我们进入展厅参观,造船专家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原来,镇江船厂建于1951年,现在已经70多年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专家伯伯教我们如何辨别船舶的左舷和右舷。他告诉我们,站在船尾看船头,船的左侧就是左舷,右侧就是右舷。展厅里陈列着很多船舶模型,我很喜欢其中一艘叫“海上平板船”的模型。船整体是平的,旁边有围栏,围栏很小,样子挺有趣的。
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乘坐在大巴车参观了船厂的码头和厂区。厂区里,一艘艘未完工的大船,一眼望不到头!我看到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造船工人们,不禁有了一份敬畏。没有这些普通的、勤劳的劳动者,哪有现在高速发展的新中国?
(指导老师 沙水花)
传承造船精神
四(8)班 韩沁希
六一儿童节,我参加了实践活动,去参观镇江船厂。
出发前,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镇江船厂在我国特种工程船舶领域创造了“56项中国第一”。这么牛的企业,我真想去看看。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入镇江船厂大门,来到了一楼陈列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荣誉证书和奖杯,令人震撼,可想而知这家企业有多么努力啊!在这里,造船专家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史。镇江船厂是1951年在北固山下建厂的,也是江苏省历史最悠久的船厂。船厂于2003年搬到了润扬大桥东侧,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船厂。
在众多船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态活鱼船。生态活鱼船里可以装运各种鱼,每种鱼都有专门的模拟生态活鱼池。咸水鱼会生活在咸水里,淡水鱼会生活在淡水里。船上安装了国际先进的活鱼装卸装置,还配备了水循环、二氧化碳去除、水温调节、水处理消毒、水质监控、自动清污等适用于活鱼养殖的环境控制维生系统。这艘船真是太神奇啦!
还有一种船,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只能从日本或欧洲进口,如今我们已经能自己造出来了。听到这里,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要把镇江船厂坚韧不拔的造船精神传承下去,为祖国建设献出一份力!
(指导老师 沙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