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3年06月10日
第014版:希望周刊·小记者

留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天王中心小学小记者作品选登

难忘的研学

五(4)班 夏文杰

四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风和日丽,我们五年级同学一起去茅山课外研学。

我们首先来到新四军纪念馆举行开班仪式。在我们面前屹立着陈毅元帅、粟裕大将的塑像,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并排而行,好像在讨论如何与敌人作战。他们后面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几个大字。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新四军在茅山同日寇浴血奋战的事迹,我听得热血澎湃,既为先辈们骄傲,又为自己出生在这片大地自豪!“啪——”工作人员在广场中央点燃爆竹,随后山上竟然响起军号——“嘀嘀嗒嘀嘀嗒”,太神奇了!

之后,我们来到“开心农场”,在教官的指导下打糍粑。一大盆糯米饭倒进石臼,教官先将木槌蘸一下清水再打糍粑,这样糯米饭就不会粘上木槌。因为人多,教官规定每个人打五下。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了。我学着教官的样子先将木槌蘸水,然后高高举起,用力砸向石臼。“砰!”木槌砸到石臼边沿,震得我手发麻。大家哄堂大笑,我一下子脸红了。定了定神,我再次举起木槌,准确地砸在糯米饭上。一下、两下……木槌真沉呀,我打了五下就觉得胳膊发酸。等全班同学都打一遍,教官说可以吃了。我拽了一块糍粑放进嘴里,甜丝丝软绵绵的,很有嚼劲,真好吃!

吃完糍粑,我们栽青菜,观赏各种动物——孔雀、山羊、兔子、黑天鹅、香猪,还可以给它们喂食呢。我最喜欢火鸡,它鼻子上的肉垂那么长,不影响吃饭吗?

不知不觉,返回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农场。

评析:

研学内容很多,作者详写“开班仪式”和“打糍粑”两个场景,略写其他,做到详略得当。开班仪式表达了自豪,打糍粑突出有趣,遣词造句贴切自然。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指导教师 袁有鹏)

手工蛋糕

四(6)班 阮景钰

今天是我小侄女的生日,堂姐买来了材料,我们决定自己动手给她做一个生日蛋糕。我高兴坏了,因为平常我只看过别人做蛋糕。

堂姐打开了手机上的教学视频。她先在盆里打了三个鸡蛋,把蛋黄、蛋清分离,接着用打蛋机打发。打蛋器飞速地旋转着,中途加三次糖,打到蛋液提起来有尖尖的角就好了。然后,把蛋黄加到里面,让它们混合在一起。我拿出蛋糕模具,堂姐把搅好的蛋液倒到里面,再盖上一层锡纸,放到烤箱烤上十几分钟。只听“叮”的一声,蛋糕烤好了。打开烤箱,一股扑鼻的香气飘了出来。堂姐跑了过来戴上手套,小心地拿出膨胀得大大的、软软的金黄色的蛋糕。

下一步就是打发淡奶油。堂姐拿着搅拌器继续打,不一会儿奶油变得蓬松就好了。接下来要做蛋糕了。堂姐从模具里轻轻取出蛋糕,要给它涂上奶油。我试了试,可是奶油一点也不听指挥,不是乱跑,就是挤不出来。最后还是堂姐帮忙弄好的。到了最后的环节了,我的心里充满期待。我们在蛋糕上面放上两个草莓做的小雪人,再围两圈蓝莓。啊,多么漂亮的蛋糕!大功告成,堂姐给我们每个人分了一块蛋糕。我尝了一口,甜甜的,非常好吃。

自己做的蛋糕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到下一次我过生日,我还要再做一次!

(指导教师 陈明珠)

一路平安

五(1)班 胡静怡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情不自禁想起爸爸。

爸爸是一名远洋海员,服务于新加坡的一家油轮公司。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和我们总是聚少离多。为了全家人的生活,爸爸长年累月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听老师说一条狗在海岛上呆了几个月,竟然跳海自杀,我真担心爸爸受不了!

每次给爸爸打视频电话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电话接通,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您在哪里呀?什么时候回家?”他总是说:“快了,快了。”爸爸经常问我生活、学习上的事情,也跟我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几头鲸浮出水面换气,水柱像喷泉一样高;一群海豚在船头跳跃,好像跟轮船比赛谁跑得快;鱿鱼在夜晚浮出水面,密密麻麻的,一会儿就钓一大桶……有一阵子,我好羡慕爸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到了海员工作的另一面。爸爸工作的油轮有时会被海盗追击,几次虎口脱险;在印度洋遭遇强台风,庞大的油轮犹如一叶扁舟在暴风雨中颠簸;有时候连续航行,几个月才靠岸……

爸爸休假在家,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我们劝他休息,他说平时妈妈太辛苦了,应该休息的是妈妈。有一次爸爸扫地,我突然发现他的头上出现了不少白发,额头的皱纹也加深了。我眼睛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我多么想对他说:“爸爸,您回来吧,不要这么累了。”可是,我的喉咙似乎被堵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爸爸要走了,妈妈拉着我和弟弟送行。我们不停地重复一句话:“一路平安,一路平安……”

评析:

作为海员的女儿,小作者曾经羡慕爸爸周游世界,后来逐渐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这就是长大。读了本文,我们认识了一位勇敢的海员,一位体贴的丈夫,一位慈爱的父亲。全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爸爸的爱,笔触细腻感人。

(指导教师 袁有鹏)

都是淘气惹的祸

六(4)班 郜郑雅

小时候的我特别淘气,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现在想想都禁不住笑出声来。

一天早晨,我约隔壁的小伙伴兰兰出去玩,她也是一个调皮鬼。兰兰神秘兮兮地问:“我发现一个新鲜玩意儿,想不想看看?”“当然想啦,我们赶快去吧!”我迫不及待地说。兰兰带着我七拐八绕,来到村后一棵大树下,指着上面说:“瞧,它在那里呢。”我抬头一看,树枝上挂着一个灰白色的球,椭圆形的,比篮球还要大。我们争论半天,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最后,我们一致同意把它弄下来看看。我找来一根竹竿,可是够不着。兰兰用力把我抱起来,勉强可以够到了。我刚打两下,她就抱不动了,两个人摔了个“狗啃泥”。

兰兰不愧是“智多星”,很快又想到一个办法。她到附近水塘边拖来一只大水桶,倒扣在地上,让我站在上面打。我举着竹竿对准那个大球使劲抽打,一下、两下、三下……就在我打得来劲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嗡嗡”声,几只黑白相间的大马蜂飞了出来,在我们头顶盘旋。“是马蜂,快跑!”兰兰尖叫一声,掉头就跑。我吓得丢掉了竹竿,跳下水桶,抱头鼠窜。

我们一口气跑到家,瘫倒在地上。还好,马蜂没有追过来。兰兰奶奶听说了,把我们臭骂一顿,说如果不是早晨马蜂翅膀上的露水没有干,我们两个准成“包公”,说不定还要送医院抢救呢。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招惹马蜂了。

评析:

两个懵懂的孩子竟然去招惹马蜂,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们的语言、动作、神态贴切自然,故事一波三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吃一堑长一智”,汲取了教训,这就是成长啊!(指导教师 袁有鹏)

我爱桃花

三(3)班 王梓涵

在我家的院子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有洁白如玉的水仙花,有五颜六色的风信子……而我最喜爱的则是那单纯的桃花。

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无数滴小雨点从天而降,落在了湿润的泥土里。这时候,那些可爱的桃花便探出头来,展示着她的美丽。

桃花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五片粉红粉红的圆圆的花瓣,你贴着我,我贴着你,似乎很要好的样子。有些还是花骨朵儿,像一个个粉色的小球。有些只展开两三片花瓣,十分害羞。几只蝴蝶停在她头上,似乎在欣赏着她的美。蜜蜂要采她的蜜,也被吸引住了。一阵微风拂过,几片花瓣飘落了下来,在空中跳舞,这是人们所说的“桃花雨”吧。

桃花有很多作用,可以把它做成桃花糕、桃花丸,还可以晒干泡成桃花茶。(指导教师 徐月红)

雨夜电话

六(5)班 石慧茹

夜黑沉沉的,淅淅沥沥的雨声轻轻地敲击着耳膜。我站在雾蒙蒙的窗前,用手指在玻璃上不停地画圆圈,似乎想将记忆套住。

小时候,父亲对我非常严厉,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我是父亲亲生的吗?随着时光的推移,问号越来越大。我现在在外地读书,本以为关系会好一点,可是每次打电话他总是爱理不理,跟母亲简直是天壤之别。难得见面,父亲总是叫我干这干那,不管我学业重、体质弱。渐渐地,我不再奢望得到父亲的呵护,用冷漠回击他。前不久,我们之间的冲突终于爆发了。

“你看看,都成什么样子了?”父亲手里摇晃着一张试卷,“才考80多分,还想不想读书了?我要是你,都没脸回来!”我冲他翻了个白眼,说:“不读就不读,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行你考啊,我不相信你会考得比我好。”父亲一下子怔住了,三下两下把试卷撕得粉碎,用颤抖的手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你再说一遍!”我一脸不屑地说:“不读就不读,有什么……”“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我顿时觉得半边脸热辣辣地疼。“不用你管!”我喊道,转身撞开房门收拾行李,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来到姥姥家,尽管姥姥对我很好,可是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两天后的夜晚,外面下着小雨,我躺在床上看书。“丁零零——”家里的固定电话响了,我侧耳倾听。“妈,她在您那儿吗?”是父亲的声音。“在呢,她好得很。不是俺说你,你不该动手嘛。”“都怪我,都是我不好……”电话里传来一阵啜泣声,“我不想让她走我的老路,一着急,脾气就上来了……”

我忽然想起父亲的种种好处——送我上学,教我认字,为我做好吃的;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天天上班,哪怕生病也不休息……在严苛的外表下,父亲的心是柔软的。想到这里,我禁不住走到窗前,对着夜色发呆……

评析:

父爱是一座冰山,通过一次激烈的冲突,小作者发现了隐藏在水面下的那部分。争吵时,父女二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栩栩如生,非常具有画面感。采用倒叙手法,首尾呼应,意味深长。

(指导教师 袁有鹏)

2023-06-10 ——天王中心小学小记者作品选登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55221.html 1 3 留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