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3年06月07日
第011版:综合

朝碧海而暮苍梧

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高山大川并阐明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在我看来,“朝碧海而暮苍梧”是一种纵横于天地之间,不计远近,不计朝暮,不计山海的理想与豪迈。

千年前掷地有声的话语,穿越重重山岗、乘长风、破万里浪,时至今日依然坚定有力而动人心弦。

“朝碧海”简言之:早晨去到大海。其中大海即代表我们的理想,它距离我们遥远却又现实存在。不同于梦想,梦想可以天花乱坠,而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于个人,拥有一个可以毕生追求的理想,会带来一种朴素的幸福感和微小的满足感。有理想的人会比没有理想的人目光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果断。面对挫折与困苦,也不至于被困难击垮,甚至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去直面然后解决它们。“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许多人都以《格言联璧》中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想必也是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念与追求决心。

于集体,理想也是在精神层面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切实动力。鲁迅提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可见,无论对于个人或是集体,拥有一个切实的理想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为实现理想,需要初心与实践的统一。《尚书·禹贡》中记载着“岷山导江”的说法,后人将其误解为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在没有现代地理测绘手段的年代,徐霞客凭借双脚行走、双眼观测,更正了长江的正源为金沙江。他在《溯江纪源》中写道:“固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这种将初心内化于心且付诸实践的做法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朝碧海而暮苍梧”中的“暮苍梧”意为傍晚回到栖息之地,提醒着我们,行万里而心中有根。徐霞客探寻长江源头的过程,也代表了中华儿女的寻根溯源。祖国的山河哺育着华夏文明延绵不绝,让我们知道中国人根在何处,中华文明起源何方。我们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始终铭记自己根在祖国,理想发展为了祖国。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值鲜衣怒马少年时,本应许凌云之志,勿令岁月蹉跎,以中流击水的气魄和囊萤映雪的勤勉,为理想和国家不断奋进。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深入基层、投身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服务群众、成就人生的价值。

“朝碧海而暮苍梧”,带一抹烟霞气,壮游四方,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坚于初心,坚于理想,时代责任赋予青年,未来光荣属于青年!

省镇江中学高一(10)班 谢宇辰

点评

全文围绕徐霞客名言“朝碧海而暮苍梧”,谈“理想”于己于国的重要性,谈实现理想的正确路径,更进一步谈理想需厚植家国根脉。徐霞客的一生诠释了这一精神,当代优秀青年学生需继续传承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章纵横古今,视野开阔,端庄大气。

指导老师:徐燕

2023-06-07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54726.html 1 3 朝碧海而暮苍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