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浩
5月,正值草木葳蕤的季节。海内外镇江人共赴“乡聚”之约,同话乡情、共谋发展,汇聚起一幅幅“人才归故里、群贤兴家乡”的生动画卷。
“非常高兴,再次回到家乡。镇江是我的家乡,我频繁往来,感觉到她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借参加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活动之机,华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执行总裁吴玉平对家乡发出深情表白。
记忆的时针拨回40年前。1983年的扬中是一座江中孤岛,四面环水,对外交通只能靠轮渡,每逢台风封江,就不得不在对岸借宿一晚再回家了。这一年,吴玉平离开扬中外出打拼,乘坐20个小时的火车抵达北京,向着梦想前进。虽然离开家乡,但他一直活跃在为家乡事业发展的前沿。1993年,扬中人集资建造大桥,吴玉平积极发动在外乡亲参与集资,一年后,大桥建成通车,改变了扬中孤岛的历史。
作为离开镇江40年的游子,吴玉平无数次为家乡的飞速发展击掌相庆,虽然远在香港,但他的心始终与家乡一同跳动。再次回到这片充满生机的熟悉热土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蓬勃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给吴玉平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几天,我每天早上都去金山湖晨练,左金山、右北固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处处是景点,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由衷感到自豪。”吴玉平欣喜地告诉记者。
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期间,吴玉平为家乡带回了一份“厚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要将科技力量转化为助力家乡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我认为既要招商引资更要招商引智。”今年5月,经吴玉平牵线搭桥,我市有关部门赴香港考察了超高灵敏度气体传感仪器和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聚焦含碳气体元素的精准测量和温室气体污染源的实时监测,用世界领先的新光谱技术填补了此类高端国产仪器的市场空白,能够解决政府监测和企业客户碳交易的气体数据需求,在“双碳”时代打造国产精密仪器的新标杆。
有了这次契机,此行回到家乡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吴玉平依靠自己在香港多年的资源,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智囊团”共赴家乡,并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三所大学的初创项目,为地方建设把脉问诊,提出建设性意见。“5月21日下午,我们会同家乡有关部门,从金融、企业发展等方面交换意见,谈了整整3个小时,干货满满。现在各部门已形成共识,期待在家乡落地建成一批特色项目孵化基地,吸引更多产业链上的人才、企业加盟,拉动镇江经济发展。”
吴玉平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发挥镇江人低调不张扬的个性,以大思维、大格局的拼搏,以敢于人先的闯劲,一如既往地穿梭于香港和镇江之间,充当桥梁与纽带,讲好家乡故事,当好家乡参谋,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镇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