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恰逢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35届科普宣传周,来自全市的100多名小记者及家长走进位于高资的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跟随劳模们,一起感受农业科技的力量。
凤头白鸭养殖是天成公司特有的农业产业,劳模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辛勤付出,成功培育出了消失300多年的纯种凤头白鸭,成为全国唯一的凤头白鸭保种基地,根据相关要求,公司已不再养殖其他任何畜禽,专心扛起国家赋予的凤头白鸭保种重任。
小记者们在劳模戴网成爷爷的带领下参观了凤头白鸭的鸭舍,看到了“高贵”的纯种凤头白鸭以及可爱的鸭宝宝,听省劳模沈晓昆老师给大家讲解天成公司的农业科学技术。因为利用了发酵床的技术,成年凤头白鸭的鸭舍中几乎闻不到臭味,有看过发酵床养猪视频的小记者还特意走进了鸭舍闻一闻,是不是真的没有臭味。了解了凤头白鸭的培育故事之后,每个小记者还跟小凤头白鸭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抱着可爱的鸭宝宝摆造型拍照留念。
五月是桑葚采摘的最佳时节。全国著名桑树育种专家潘一乐教授为小记者讲授了最新的蚕桑技术,听到潘老师介绍天成种植的桑葚是无籽的,小记者们一个个拎着自己的小筐,和家长们一起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桑田,采摘如同玛瑙般缀满枝头的桑葚,体验劳动的快乐,活动结束时,每位小记者还领到了两条蚕宝宝,了解蚕的生长历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何菁 戴蓉 王小月)
相约“小满”
中山路小学二(11)班 毕志桉
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相约“小满”,来到天成公司学习农桑文化。
听了潘一乐教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中国的采桑养蚕有五千年历史,“丝绸之路”把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带向了世界。现在,在习爷爷的倡导下,“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的生机。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凤头白鸭养殖场。小鸭子们都毛茸茸的,有的还是鹅黄色,有的已经是满身雪白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跟普通鸭子十分不一样的地方——头上顶着一个美丽的“凤冠”。稍大一些的白色鸭子见到这么多客人,就开始表演起来。只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舍和小池塘之间来来回回,不停地踱来踱去,还“嘎,嘎,嘎……”地叫着,仿佛在喊“一二,一二……”逗得小朋友们笑弯了腰。
后来,我们到了一片桑树林,听潘教授说这个品种的桑树所结的桑葚特别甜,而且没有籽。小伙伴们拎着小篮子开心地摘起桑葚来。树上的桑葚各种各样,有青的、红的,还有紫黑色的。我们边摘边吃,真是又软又甜,纯天然的绿色产品就是鲜美呀!
等我们满载而归准备离开的时候,我们还收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可爱的蚕宝宝。每个小朋友都如获至宝地捧着自己的小盒子,生怕不小心伤到里面的小可爱。
“小满者,小得盈满”,在这初夏时节,我们记住了农桑文化、记住了“丝绸之路”,更记住了小满——这个最富有中国智慧的节气。(指导老师 许月霞)
参观天成农业
桃花坞小学三(1)班 房佳怡
在车上,我认识了坐在我后面的一位同学,便和她聊了起来,得知她也是三年级学生,共同的话题让我俩成了好朋友。
到达天成公司,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会议室,聆听了关于桑葚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我们开始抢着采访给我们讲座的潘爷爷,我的同伴抢到机会提问并被爷爷夸奖问得很专业,遗憾的是我没有抢到采访的机会。
虽然没有采访到老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快乐,我们蹦跳着去养殖场看了凤头鸭:白白的头上长着漂亮的“凤冠”,嘴巴是黑色的,可爱极了,真想摸一摸它们呀!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小心思,给我们每人分发了一只凤头鸭的幼崽,小鸭子身上的颜色黄黄的、嘴巴“嘎嘎”直叫,我把小鸭子捧在手心中,感觉它的身体软软的、小脚丫一蹬一蹬的可爱极了!
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摘桑葚环节了,我迫不及待拿上篮子,第一个冲了进去。但是我却没采到几个桑葚,因为我只想着给马上认领的蚕宝宝摘些食物,所以我摘了很多的桑叶,等我反应过来时,采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离开了桑葚园,我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纸盒子,领到了两只可爱的蚕宝宝。我给它们分别起名叫小黑和小黄。哈哈,今天让我收获了很多快乐,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农业科技之旅
宝塔路小学二(4)班 魏雯菁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我们首先参观了凤头白鸭饲养基地,里面的凤头白鸭像在上体育课似的,一会儿站立,一会儿跑步,一会儿跳水,一会儿上岸,上岸后,它们又重复刚刚的动作,整齐又呆萌。我们有幸见到了鸭宝宝,它们黄黄的,小小的,走起路来还一颠一颠的,特别可爱。我还抱着鸭宝宝合影了呢,它们毛茸茸,暖烘烘的在我怀里扑腾着小翅膀,扁扁的小嘴巴叫个不停,肉乎乎的小脚还一蹬一蹬的,像是想从我怀里挣脱出去似的。
离开凤头白鸭,我们静静地听潘爷爷讲授桑树知识。之前我以为桑树就只是用来结桑葚和养蚕的,没想到原来桑树根据它的用途,可分为:果用桑、叶用桑、柴用桑、观赏用桑等品种,甚至有的品种的桑叶还能用来做菜,变成一道餐桌美食。潘爷爷还教我们如何养蚕,叮嘱我们喂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让它碰水,否则会导致它拉肚子,严重的会导致蚕宝宝死亡。
期待已久的采桑葚环节到了,为了给领养的两只蚕宝宝准备充足的食物,我跟妈妈分工合作。我们往桑园深处走去,终于找到了几棵适合采摘的桑树,上面的果实又大又肥,味道鲜甜可口,轻轻一捏,果浆就爆了出来;满树的桑叶青翠欲滴,我想这些叶子非常适合喂养我的蚕宝宝们。转眼间,我的袋子里已经满满当当全是桑叶了,妈妈的篮子里也快装满了桑葚。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这里看可爱的小鸭子,吃香甜的桑葚,观察像毛毛虫一样的蚕宝宝,听潘爷爷讲述有趣的农业知识。长大以后,我也想像潘爷爷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农业劳动者,为家乡的农业生产做贡献!
采摘桑葚 科普学农
中山路小学二(9)班 尹芃羽
周六上午,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妈妈一起参加小记者的农业科普活动,到了目的地——天成农业科技公司。
桑蚕专家潘一乐爷爷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桑葚和蚕的知识。他告诉我们桑树的种类很多,有叶用桑、果用桑、柴用桑、药用桑、食用桑等。摘桑葚的时候要挑紫黑色的,还要发亮的,那说明桑葚熟了。
戴网成爷爷领着我们进入凤头鸭养殖区。一群顶着白色绒毛的鸭子正在欢快地跑来跑去。它们通体白色,头上有一缕白色的绒毛,嘴巴是黑色的,学名叫凤头白鸭。凤头鸭是我国古老的观赏、药、食兼用的珍稀鸭品种,十分珍贵。我们继续往前走,又看到了很多黄绒绒的小鸭,十分可爱。原来,这是凤头鸭宝宝们。戴爷爷说,我们还可以和小鸭合影呢,这真是太好了。我抱起了一只小鸭,感觉它毛茸茸的,小脚扁扁的,不停地在我手上划来划去,真是有趣极了。
接着,我们进入桑树林,一棵棵一人多高的桑树出现在我眼前,上面结满了桑葚,有青的,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我迫不及待地摘起了桑葚,不一会儿就和妈妈采了大半篮子桑葚,阳光下,它们折射出紫亮的光芒。返程前,我还领到了两只蚕宝宝,一只灰一只白,有小手指粗细,我给它们起名叫小灰和小白,看着蚕宝宝互不相让地吃着桑叶,我不禁笑了起来。(指导教师 曹彧)
采桑葚活动有感
平昌小学一(1)班 潘宥辰
5月21日的摘桑葚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镇江日报社小记者的活动,我感觉特别有意思,听了潘爷爷讲的桑树的品种及种植方法,桑葚的用途,还跟潘爷爷提问互动。
之后我参观了凤头鸭、摘了桑葚、领养了蚕宝宝,真是太有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