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小记者增长见识、拓展视野,了解大运河的文化与变迁,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日前,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小记者中心组织高资中心小学、石马中心小学等学校小记者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探寻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小记者们依次参观了各个主题展馆,全方位、沉浸式了解运河历史和文化,惊叹大运河在交通运输、文化融合、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杨月娟 陆敏 吴海燕)
大运河,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高资中心小学六(1)班 颜雯菲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份,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已延续2500余年,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镇江报业小记者参观大运河博物馆活动。初到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大气磅礴的外观所震撼!它的外形采用了巨型船只的造型,同时融入了风帆元素,像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博物馆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以及“运河上的舟楫”、“运河湿地寻趣”、“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9个专题展览。
来到大运河博物馆我看到很多的历史资料,很多现代化的影视资料。有人说,大运河和长城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写出的一个巨大的“人”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我们进入新的时代,大运河的功能衰落了,但它所体现的人类利用自然和改变自然的精神,它蕴含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依然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精神生活永不枯竭的源泉!(指导老师 陈枝丽)
珍惜它 爱护它
高资中心小学二(1)班 王语晨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人类遗产。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还得从“镇江报业小记者游大运河”活动说起。
晴空万里,我们坐着大巴,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大运河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脚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着清澈的水,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置身在大运河,壮观极了。继续前行,两边是沿街店铺,有的店铺还是双层的,这些店看起来很真实,连桌椅都古色古香。电子背景一会儿风雨,一会儿雷电,让人身临其境,顿感美轮美奂。
我们是大运河的孩子,我们自豪!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不能做伤害它的行为!时间过得太快,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运河博物馆。
(指导老师 王金星)
博物馆参观小记
高资中心小学五(3)班 张灏宇
5月13日,我们学校镇江报业的小记者们一起去参观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车子快速前进,窗外的风景我都没心思看,只盼望着能早点到达目的地。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我和同学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进博物馆。博物馆总共分七大主题,分别是“大运河概述”“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大运河的科技和工程”“大运河的商贸和经济”“大运河的文化和艺术”“大运河的保护和作用”和“大运河的未来”。每一个部分都通过图片、模型、文物、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地展示着大运河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介绍,我再次折服于古人的智慧,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大运河是一条连接南北的重要水路,扬州就位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拥有2500年的历史,也正是大运河的存在推动了扬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时间太短,有的地方,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去看。我打算放暑假时,再来这里打卡。(指导教师 林丽)
烟花三月扬州行
高资中心小学五(3)班 朱思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一边念叨着李白的诗句,一边兴奋地坐上车,第一次以镇江日报社小记者的身份去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一进大门,我便觉得这博物馆很大,人山人海,十分壮观。我们先进了七号大门。“哇!太美了!”一阵阵赞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我们定睛一看,哇,是3D效果!巨大的液晶显示屏演绎着春、夏、秋、冬。其中夏天的大暴雨最有意思:当时场内一片安静,忽然一声雷鸣打破了宁静,立马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儿大的雨点儿重重打在地上。我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完全沉浸在光影之中。
接着,我们去了八号馆。里面有昆虫标本区、金鱼池、乌龟区等等有意思的区域。其中我重点看了乌龟区和蝴蝶标本区,乌龟一共有6只呢!其中一只特别大,是巴西红耳龟,有一张A4纸的一半大。而蝴蝶的标本却不同,它们小巧玲珑,美丽动人。
然后我们把二三楼所有剩下的区域参观完后,来到了一个特别好看的地方。“一条真正的街!”我们在街上参观着,忽然我们看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路上有许多船的图片,我们走去一看。船!到处都是船!我们还坐上了一个十分美丽的船。船内有许多图片和模型。有中国的木船,意大利亚的“刚多拉”,英国的轮船等等。
最后我们便在意犹未尽中回去了。这次参观让我对世界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要了解更多!(指导教师 林丽)
重游大运河博物馆
中山路小学二(11)班 蔡修祺
今天,晴空万里,我们小记者去大运河博物馆游览。这是我第二次去游玩,故地重游,印象更为深刻。
一下车,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冲进博物馆。“哇!好多展馆!”有的展馆里有昆虫标本,有的展馆里有古代的陶瓷、桌椅,有的展馆里有小桥流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之恋,把春夏秋冬展现得很逼真,形态各异。它还有很多立体的图片,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在同一时间内看到了四季的样子,真精彩!
这次重游,让我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时光飞逝,在恋恋不舍中,我们挥手告别了大运河博物馆。
(指导老师 许月霞)
大运河,我为你自豪!
江科大附小二(3)班 刘佳睿
我今天非常开心,因为镇江报业传媒集团组织我们小记者参观了大运河博物馆。
在大运河博物馆里,我了解到京杭大运河一共有1794千米。多么长的一段距离!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经过了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多么了不起啊!而且,还是人工挖成的。我还知道了大运河就穿过我们镇江,和长江交汇。我为有这样一条大运河而感到自豪、快乐。
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四(1)班 石浩嵩
春暖花开的四月,我来到了中国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千年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坐落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大运塔、今月桥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展馆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共同展示着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
小记者们参观着展厅,认真了解大运河的变迁及其对于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意义,获得了很多自然生态的知识,也领略了大运河边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展厅带给我各不相同的体验感,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给我留下第一印象的当然要数一号展厅“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展厅全景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积淀与人文风貌。特别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满眼的“重磅”文物,有200平方米的巨型展品——开封州桥遗址汴河地层剖面,让我们看到了古汴河从宋代到清代沧桑的变化;来自镇江的55吨的唐代船形砖室墓,独特的外形、美好的寓意为我们演绎了“唐朝人的浪漫”;还有宜兴的南宋砖瓦窑、镇江铁瓮城的清代石铺路等,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了运河古韵,也让我惊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最让我感到视觉冲击的就是“数字化”展厅,置身于“河之恋”展厅中,我仿佛漂浮在水中,船只围绕在我身边,荷叶在轻舞,鱼儿在周围嬉戏……这种综合运用声、光、电、色等打造出来的生态之美感染着我,让我沉浸于美景无法自拔,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展厅“运河上的舟楫”同样也是采用了多媒体互动体验,展示南北文化融合和古今美好生活。我走进了让人期待的“沙飞船”,站在甲板上,游走于大运河之上,观看两岸风光,实景与虚拟的交替更显得美轮美奂。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让人大开眼界。
要问哪个展厅最能吸引小朋友们,当然是“运河湿地寻趣”啦!展厅展现了运河流域的湿地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等。我们以互动问答的形式见识了湿地世界的奇妙,真是好玩又长知识啊!
走进大运河博物馆,就像打开一本“百科全书”,让我们增长见识、受益匪浅。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光,也赞叹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文化瑰宝。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