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赵云
“今年茶叶卖得还不错,特别是清明前的价格很坚挺。”“其他不说,就目前的库存量和去年相比那是少多了。”眼下,谷雨节气已至,我市这一季的中高档春茶生产也随着节气的信号逐渐按下了结束按钮。经历了去年的“干旱考验”,没有了前三年的“疫情影响”,今年的镇江春茶季呈现出诸多“不一样”。
稳量提价
明前茶“涨”在鲜叶收购端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明前茶产量实现了与往年齐平,但销售价格的差别可就大了。”4月19日,在丹徒区春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合作社负责人马青松娴熟地报着一个个数据,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明节前的销售价格,往年到3月25日之后,茶叶价格就会逐渐走低,但今年的“高价格”一直稳定到了清明节前2-3天。而诱发这一现象的主因,就是鲜叶收购价格的“飞涨”。
马青松算了笔账,受去年干旱影响,今年高档春茶原料鲜叶收购量增加了50%,但在去年干旱大环境下,农户家的鲜叶供应量也不足,在供不应求的“矛盾”刺激下,周边茶场打起了“鲜叶收购战”,收购价格也不断飙升,巅峰时期价格一度在300元/公斤以上,按2公斤鲜叶制作0.5公斤干茶比例计算,高档春茶仅原料一项,价格就超过1000元/公斤,这还没有加入生产和包装成本。同时,前期茶园生产管理成本也达到1000元/亩以上,“双成本”推动下,马青松家的明前高档茶持续高价格销售也在情理之中。
而就在山坡下的丹徒区壹零捌茶叶专业合作社,今年的鲜叶收购价格也突破了历史极值。“我们每年都收购周边茶农的鲜叶,但今年鲜叶收购价比往年上涨了30%左右,最高时达到了260元/公斤,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合作社负责人付兆龙如是说。
多点增收
采茶工“忙”出工作新方向
规模茶场高档茶鲜叶收购量增加,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凸显出本地茶企对外地采茶工需求的“冷淡”,更折射了外来采茶工必须面对的“采茶难”问题。一位安徽的采茶工表示,从3月17日来到茶场至今,总共采茶天数还不足以前的五分之四。
奔着赚钱目的远道而来,“无茶可采”就意味着收入打折,短期还能安抚,长期必然会催生出不满情绪。如何调节采茶工的矛盾心理,今年不少茶场探索出了“新路子”。
在丹徒区上党镇温馨茶叶种植家庭农场,今年有80多名外地采茶工前来“就业”,而其中一半采茶工除了白天上山“碰运气”外,晚上都要集体加班,拣剔鲜叶。“我们茶场每天都收购鲜叶,但有些农户送来的鲜叶常常标准不一,夹杂一芽三叶甚至四叶或粗梗,不符合我们的生产标准,这就需要手工进行拣剔,我们按15元/小时的价格开工资,采茶工从晚上6点多忙到10点多,就能赚到60元左右。”农场负责人说,每天都有收入,采茶工自然能安心工作。
无独有偶,在丹徒区上党三泉茶场,今年的30多位外地采茶工也有了“新工作”。“今年,我们的开采面积只有100多亩,一些手脚慢的采茶工每天只能采摘0.5公斤的鲜叶,为了提高她们的生产积极性,我们给这些采茶工安排了茶园浇水等工作,按时发放酬劳。”茶场负责人刘星星笑着说,这些参与茶园管理的采茶工,收入一点不比其他人少。
市场主导
茶产品“做”的选择有差别
随着“疫情影响”成为过去时,这一季春茶销售,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特别是不少优质茶企,中高档春茶销售持续走俏,供不应求,库存量一度维持在往年同期的50%左右。
在润州区南山茶林研究所,负责人陈晓宏在经营和生产端不断寻找平衡点。“去年春季受疫情影响,绿茶销售最佳季节错过,考虑红茶销售主要在秋冬季,可避开疫情封控期,所以生产方向改为多生产红茶。”陈晓宏说,今年的绿茶销售势头可以说是近三年来最好的一年,绿茶销售走俏,库存低于50%是常态,绿茶生产端就得加紧,红茶的生产只能一再后延,预计近期启动大批量生产。
其实,除了销售对本地红茶生产时间节点造成影响,茶叶原料本身也对红茶生产有着“推动”作用。部分茶企表示,受去年干旱天气影响,今年的不少适制绿茶品种的鲜叶不符合高档绿茶制作标准,但却是制作红茶的好原料。“这些茶树本身是好品种,但有的芽头小了,有的外形不美观,这些鲜叶内含物质丰富,制作并不以外形取胜的红茶绰绰有余。”
茶产业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更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我们建议各地加大基础差的老茶园更新改造力度,有计划实施高标准茶园建设,打造优质茶叶原料生产基地。加大茶园基础设施扶持力度,树立旱涝保收的高标准茶园示范典型,增强茶园经营者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茶园要做好排蓄水系统,建立一套具有隔离沟、纵沟、沉沙坑、蓄水池组成的茶园排蓄水系统。同时,要建设良好的道路网,保障农用物资运输进园。此外,要建立茶园科学管理体系,要考虑到品种选择、科学施肥和极端气候的修剪、病虫防治、灌溉、耕作、除草等农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