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5日
第007版:名城周刊

忆汪秋逸老师

文/施直东

1955年秋,我从初级师范毕业后,来到镇江师范学校学习。

其时,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在正东路一号。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小学教师。学校的师资队伍,可谓人才荟萃。这其中,就有我们的音乐教师汪秋逸先生。

汪老师当时四十多岁,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轻言慢语,文质彬彬,戴一副近视眼镜,显示着一种高雅的文人气质。

镇江师范的音乐教室,在寿邱山南麓、西操场北侧那三间略显简陋的平房里。教室里一块黑板,一架钢琴。汪老师就在这里给我们上课。

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很丰富。所以同学们对音乐课都很有兴趣。汪老师教我们乐理,识谱(简谱、五线谱),弹琴和唱歌。每天课余时间,西操场南面的一排风琴室里,不断传出同学们练琴的悠扬风琴声。同学们个个会唱的《毕业歌》《五月的鲜花》《黄河颂》《延安颂》《太行山上》《南泥湾》《我们都是神枪手》《咱们工人有力量》和《伏尔加船夫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都是汪老师传授给我们的。

汪老师是苏北人,对苏北的民歌、小调很熟悉。他教我们唱过的高邮民歌《数鸭蛋》,“高邮鸭子肥又大,称称(那个)足有七八斤”;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叫我来我就来呀,拔根芦柴花花”;扬州小调《杨柳青》,“早晨下地露啊水多啊嗬嗬伊嗬咳”,至今都还记忆犹新。他也教唱过郑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在教唱时,汪老师的神情,完全陶醉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之中,让我们学生也全都被感染、被陶醉了。

1956年,汪老师被选为镇江师范选区的人民代表。记得他当选后的表态发言,不仅充满激情,而且极具文采,令我十分惊叹。后来才知道,原来汪老师的父亲文化底蕴深厚,曾是家庭塾师。汪老师的文学功底,当是与他的家学渊源分不开的。

汪老师1907年出生在扬州。1931年,在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学习音乐和美术。毕业后,在河南郑州一个中学任音乐教师。从1933年起,汪老师一边教学,一边进行音乐创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流亡到贵州,先后在毕节、遵义等地,任师范学校音乐教师。抗战期间,汪老师在颠沛流离中,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创作了许多爱国歌曲。他的音乐作品,风格秀丽,贯穿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思。他的代表作《淡淡江南月》,在抗战歌曲中别具一格,风靡一时,被誉为“开抗战抒情歌曲风气的先河”。不久,又创作了《烟雨漫江南》和《夜夜梦江南》,构成“江南三曲”,表达了强烈的思乡,爱国,恨敌的心声。当时汪老师创作的抗战歌曲影响很大,流传甚广。之后,汪老师又先后在四川重庆,江苏南京、镇江等地从事音乐教学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师范的夏佩白校长,慧眼识珠,选贤任能,聘任了诸如蒋逸雪,吴调公,王骧,曹培良,汪绍庭,杨致平,吴卓修,朱恒如等各学科学有专攻的专家学者,以及美术家张介侯,地理学家江武子等先生来校任教。汪老师来到镇江师范,我想,应该也是夏校长聘请来的。

汪老师在镇江工作期间,曾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担任过江苏省音协理事,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音协主席等多项职务。

1972年汪老师退休后,从镇江移居南京。1994年,汪老师以八十八岁高龄在南京逝世。

汪老师与镇江文史学者王骧老师祖籍都是扬州,在镇江师范,彼此又结为挚友。退休之后,两位老师仍经常往来。在王骧老师的诗词选集《存实吟草》中,《汪老秋逸枉顾慰疾,书谢一律》,有“扣户忽欣佳客至,开门不觉倒裳迎”句,表达了两位老友真挚的情谊。汪老师逝世后,王骧老师的《唁音乐家汪秋逸先生》中,“淡淡江南月,昂昂志士情”的诗句,赞颂了汪老师一生的爱国情怀。接着,又吟《哭老友汪秋逸》七绝一首:“同客江南结素心,寿邱山上老知音。如何十载暌违久,弦断嵇琴不再闻。”对汪老师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汪秋逸先生,历任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教师,并且创作了一百余首音乐作品。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事业,堪称人民教师的楷模,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曲家。

汪秋逸老师,二十多年中,竭尽心力,为镇江培育人才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2023-04-15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46259.html 1 3 忆汪秋逸老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