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9日
第012版:篆刻

大众篆刻是镇江印派的主要特色(一)

为人民服务

牢记使命

□ 冯士超

印章的历史很悠久,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社会生活和生产交流活动的信物。所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都曾经使用过印章,最典型的是来往信件和文书上使用的蜡封,中国古代用封泥。从现在出土文物可知,在古印度和古埃及都曾有过印章。中国古代最早的印章就是封泥印和商代的铜印,以及烙马印。

中国的印章因时代的变迁和使用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鉨(同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宝。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

篆刻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并流行于东亚地区。因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篆书文字,篆刻就是中国特色。篆刻是在篆体字出现并使用在印章上的一个特称,历几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一般来讲,篆刻印章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印信,二是权威法物,三是艺术。随着历史与时代的发展,前两大功能已失去大部分功用,仅仅留下后面一个功能即艺术(艺术欣赏)。

篆刻已成为与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并存的姐妹艺术。它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由于篆刻的参与,使得书法与国画更具观赏价值。篆刻艺术融书法、刻琢、绘画于一体,当与书画作品同现时,则奇妙地凸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书画也反衬出篆刻的艺术神奇。当代篆刻更是作为书法与刻琢合成的艺术形象,屹立于中国文化艺术殿堂,以其特有的高雅神奇魔力呈现给大众绝美的形象。所以,篆刻也是世界美学艺术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它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一个事物(艺术)诞生后,并延续几千年而仍然生机勃发,那一定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篆刻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

篆刻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身独有的方式反映并认识世界。篆刻艺术具有技术性、审美性和形式性特征。这种技术,是以人的道德目的为导向,即由对汉字应用、推广;生产生活交流而产生的信物依据;以及社会威权、地位象征等等需要,而进行实践生产劳动的一种独特形式。这种审美,来源于生产劳动、社会交往的“善”本质,从而形成的审美观念,对外物进行审美判断和认识的结果。这种形式,体现为以“和谐”的平面与空间构成的篆刻作品形式向人呈现,并带给观赏者感官的愉悦。

其次是书法与镌刻结合制作的印章,是汉字应用的特有艺术形式。书法与篆刻都是线条造型的艺术,而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篆刻则是刀刻造就。甲骨文、石鼓文、碣石、汉碑等都是用刀作笔,将文字“写”下来,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流传至今。所以,书法与篆刻是相通的,并互相促进。它们都是对汉字应用的艺术形式。篆刻艺术以篆字为主,也有隶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汉字是世界文字中最具结构与形体美的文字,再加上书法与篆刻的重塑艺术,使得汉字更美了。

其三是印材门类的拓展极大拓宽了篆刻艺术发展之路。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印材的使用有密切关系。在秦汉时代印章的材料,多见的为铜质,也有用金、银、铁、铅、玉、水晶、陶。官印的材料都有一定制度,不得僭越。正因为如此,印章的使用,就被限制在很小一个范围。直到宋元以后,由于软石材料的发现和使用,使得篆刻印章得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私印得以大量出现。那时印材多为叶蜡石,其中著名的有青田石中的各种冻石,寿山石中的田黄、田白,昌化石中的鸡血石等。但是,这些石材的取得,十分不易且价格昂贵,民间已有用软质木材刻印,以适应社会交往作为“信物”的需要。

其四是铁器工具的应用推动了篆刻艺术水准的极大提升。由历史唯物主义所知,生产力的三要素中“生产工具”占据了重要地位,如果以生产工具为标准来划分人类历史发展阶段,那么,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就是经历了如下阶段:火的应用时代;石器时代;青铜、铁器时代;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时代;以及当前的现代信息工具为载体的信息化时代。在商周时期,还是以青铜工具为代表,印章与金文一样是浇铸形成的,碑碣是专业刻凿;秦汉时期虽已使用铁器工具,但是铁和盐是稀缺物资,由官府专营。印章仍然是以浇铸和凿刻为主。其时还没有发现软石印材,刻印的工序是由专业匠人完成。直至青田石等软石材的发现,与铁制刻刀的结合,加上宋元明时期,以米芾、文彭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亲自刻章成为可能,这样的三结合,使得中国传统篆刻艺术得到了一个飞跃发展。工具的进步,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其五是篆刻流派(印派)的交流争锋推动了篆刻艺术走向一个又一个的繁荣。流派一般是对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独特风格派别的称谓,多见于音乐、绘画和篆刻等艺术方面。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艺术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能够称之为艺术流派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内,由一些志趣倾向、艺术追求、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的出现是艺术发展的自然结果;到了近现代,还出现了很多有目的有组织有章程的自觉的艺术流派。艺术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

音乐绘画方面的流派很多,音乐方面著名的有如:巴洛克流派,古典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未来主义流派等。绘画方面有如:现实主义、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派、至上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中国古今画派有: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南宋四家,扬州画派,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现代中国画流派等。

只有篆刻艺术的流派可以同时称之为“印派”。我国篆刻艺术称之为印派的,在历史上出现比较迟。由公认而知,篆刻兴起于秦汉,而印派的叫法应从明清开始。因为秦汉时期至唐宋的篆印不留边款,因此,时间久远就不知印章为何人所刻,无人知晓。但是,秦汉印章中规中矩,章法严谨,实为我国篆刻师承正统与正宗。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篆刻印派有:以文彭为代表的“三桥派”,也称为“吴门派”,为中国第一印派;明清两代主要有皖派、歙(shē)派、浙派、邓派、黟山派、赵派等;近现代有以吴昌硕为代表的吴派,以及以齐白石命名的齐派等。

篆刻艺术印派的形成在篆刻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艺术交流、传承、创新和形成学术氛围等诸多方面。中国的篆刻艺术能在明清时期走向辉煌,得益于以文彭为代表的“三桥派”的推动,以及后续多个印派的推动,泽被现代。

篆刻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的风格、印派的多样性是与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相适应的。任何风格或印派的出现,都和那个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相适应,是由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所决定。特定的艺术流派一旦形成,它将反作用于艺术个性的变化。这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艺术品”能否作为艺术存在,不由其自身决定,而由审美主体对其艺术价值的判断而决定。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即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不以直接的功利心态、实用心态对待审美对象时,才体现艺术价值,即为艺术。此时的艺术就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篆刻艺术印派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就在这里。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都必须在发展中体现,否则就会被冷落、被遗忘、被束之高阁。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活力,艺术的活力来源于交流,篆刻印派的形成就在交流;艺术的成熟与否,要看是否存在学术争论,篆刻印派是在争论中前行,而争论是件好事,学术争论体现学术民主,争论出真理;艺术的发展前景在于守正创新,守正是为本,创新是突破,没有守正就莫谈传承,没有创新就无以发展。千年篆刻,创新从未间断。艺术之树常青,江河万古长流。篆刻印派就是艺术之树的常青基因,万古江河中的航标。

历史呈阶段性前行。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由量变达到一定极限节点时,任何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社会的,乃至文化的任一件偶发事件,都可能引发社会突变,形成一个历史阶段性标志或主题。艺术也是如此,也是呈阶段性发展。艺术流派或印派就是艺术发展过程中量质变化的节点,是艺术史网格上的纽结,发展路程上的里程碑。这些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历史的必然,特别是在生产力发生巨大变革面前,任何过程与意识都必然服从于它。

艺术流派(印派)的确立与社会认可很不容易,它是一个学术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但一定是历史的、现实的和大众的。篆刻印派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有独特的篆刻艺术倾向、风格、创作方法;2.有篆刻艺术领军人物领衔;3.有篆刻艺术印派产生的地区性;4.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广大群众基础;5.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成果。

2016年全国网络网民自发评选出“中国篆刻十大活力城市”中,唯一的一个地市级就是江苏省镇江市。镇江被评选入围很有道理,而且很有特色,理由充足,且不断发展:

第一,镇江的篆刻发展历史不仅悠久,而且从2012年10月开始,就在江苏省委、省政府,镇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创新性的推广“大众篆刻”。

第二,镇江市从本级到各市、区都成立有“篆刻艺术推广协会”,至今已有社区、学校的“大众篆刻”示范点与社团500多个,朱方印社会员已有920多名。

第三,镇江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已经连续十年举办“大众篆刻艺术培训班”,参训人数已超3000人。

第四,镇江推广“大众篆刻”不仅立足本市,还面向全国,直至海外。镇江已面向全国连续十年举行了时代主题鲜明的“大众篆刻”邀请赛。每次参赛人数和参赛作品都非常踊跃和硕果满满。有几次大赛有海外华人篆刻爱好者参赛。2017年4月23日,镇江大众篆刻艺术展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第五,建有一个大众篆刻艺术博物馆,建有一个400平方米免费开放的展厅,至今接待观众数万人次。现有篆刻藏品数万件。

第六,创办《大众篆刻》月刊杂志,已历经十年。该杂志面向全国发行,通过邮政发放。

第七,编写了《大众篆刻入门》和《印材菜谭》两本教材,由李岚清同志作序,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八,建有一个“中国朱方篆刻网”网站。点击率每年超万。同时还有一个微信平台。

第九,与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手研制成功“朱方牌”小型数控篆刻机。已生产销售近百台。

第十,连续十年,评选一名在推广篆刻艺术工作上有突出贡献者,取名“广篆先生”。隆重表彰,引领社会。

镇江市(包括各市、区)篆刻艺术推广协会自2012年底以来的十年中,为推广大众篆刻艺术,作出了很多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篆刻艺术的创新作出了十分有益的贡献,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已在全国篆刻爱好者群体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大众篆刻”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艺术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

教育部书画研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俊华同志几次到镇江调研活动,对镇江推广大众篆刻的成果表示积极肯定,并于2021年3月写了一篇短文,率先提出了“镇江印派”的提法:“在中国篆刻史上,就有很多流派,当篆刻创作取得了区别于古人和同人的风格特色,足以标示篆刻的进步时,就可以称作新的流派。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镇江在大众篆刻上取得的成绩,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开了新的宗,立了新的派,至于具体的名称叫‘镇江印派’,或叫‘朱方学派’等,可以商量。”(注1)

由此开始,“镇江印派”这一叫法在镇江以及通过《大众篆刻》杂志的传播,在相当一个篆刻群体中逐渐传开,特别是在践行“大众篆刻”群体中得到认同。这是一个“节点性的历史标志”。镇江的大众篆刻艺术推广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仍然存在巨大的努力空间。然而,镇江大众篆刻被冠以“镇江印派”的称号当之无愧!

大众篆刻是镇江印派的主要特色。

那么,何为“大众篆刻”呢?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原先仅仅在“小众”范围内转悠的篆刻艺术走向“大众”,才称之为“大众篆刻”。篆刻是因篆书字体入印而得名,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决定了在很长历史时期内,篆刻只能是“小众”艺术。为什么呢?(未完待续)

(作者为镇江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会长)

注1:《大众篆刻》杂志2021年3月号

刊头书法

范德平

镇江报业集团

朱方印社 主办

2023-03-19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41148.html 1 3 大众篆刻是镇江印派的主要特色(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