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3年02月12日
第013版:银潮周刊

淡雅清香水仙花

文/潘春华

数九寒冬,百花凋零,唯有水仙花敢与斗寒傲雪的梅花媲美,亭亭玉立的水仙犹如淡妆害羞的少女,在嫩绿翠叶的陪衬下,绽出朵朵洁白如玉、淡黄花蕊的小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醉。

水仙花适宜冬季盆栽,春节前后抽茎开花,故有“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 的赞誉。古往今来,人们素把“玉质金相素带围”的水仙花作为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的象征。百卉中唯水仙最清高,一带翠薄之裳,不施胭脂,素影绰约,绿意娉婷;天然的冰肌玉骨,一盏清水,几粒卵石,独处淡雅,自有天地。

水仙花属石蒜科多年生长草本植物,《百花藏语》载:“因花性好水,故名水仙”。水仙鳞茎形似蒜头,叶片翠绿呈扁平狭长状,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花萼从叶丛中抽出,每萼开花六七朵,花瓣六片,排列成伞形花序,簇拥勾头,有的像倒挂金钟,有的似金盏银台,有的如玲珑玉蝶,可谓高雅绝俗,姿态万千。

水仙花自古被视为“花中俊物”, 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胜过松、竹、梅“岁寒三友”, 在寒冬季节,松和竹虽有叶,但无花;梅虽有花,却无叶。而水仙叶、花、色、香、形、神具备,洁白似玉的花朵,幽雅沁人的芳香,葱翠碧绿的叶片,亭亭玉立的秀姿,冰清玉洁的神韵,给人以清丽质朴、高贵文雅之感,被列入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水仙产于我国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具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花史》记载,唐代已将水仙花作为礼品赐予虢国。古书中也有传说记载,喻兰花为男,水仙为女,二者皆为夫妻花。由此可见,古人对水仙花尤为爱怜。宋代以后,栽培水仙之风盛行,使之名噪一时。

水仙的别名雅号颇多,因其鳞茎形如大蒜,六朝时称之为“雅蒜”; 到了宋代,由于其茎干虚通如葱,谓之“天葱”;宋代后期,以其花苞六瓣,紧合如盏,花朵黄白相间,俊俏玲珑,于是单瓣者名为“金盏银台”,复瓣者名为“玉玲珑”; 到了元代,因水仙花在花史上列为风雅之客,所以叫它“雅客”;在朱熹、黄庭坚、杨万里等文人雅士的笔下,水仙又有了“水中仙子”、“凌波仙子”、“凌波客”的雅称。此外,水仙又名洛妃(洛水女神宓妃)、江妃、湘娥(湘水女神、舜妃)、汉女(汉水女神、与郑交甫相恋)、江梅、阆苑(仙葩)、女贞冠、玉面婵娟等。

水仙花不畏寒霜,素洁淡雅,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生机盎然。它那“含香体素欲倾城”的美姿,“不许淤泥侵皓素”的品质,“不怕晓寒侵” 的精神,以及“只凭一勺水过活”、“年年为众唱春歌”的内格,都受到人们的赞颂。历代志士、仁人为其吟咏的甚多。如宋代诗人刘邦直的“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淡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清代诗人刘灏的“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这些诗,或写神形,或托神话,或赞品格,都可谓雅韵欲流,足为水仙花生色。元代陈旅的诗写道:“莫信陈王赋洛神,凌波那得更生尘。水香露影空清处,留得当年解佩人。”袁士元的诗道:“醉拦月落金杯侧,无倦风翻翠袖长。相对了无尘俗念,麻姑曾约过浔阳。”这些诗篇,写出了水仙花的高洁脱俗。又如,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诗写道:“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此诗更为淡雅清香的水仙增色添辉。

目前,我国水仙花品种分福建漳州水仙花、浙江舟山野生水仙花和上海崇明水仙花三大品种,其中以漳州水仙花最为著名。漳州水仙花具有产量高、花球大、花株多、花期长、分外香五大特点,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 之美誉,并被选为漳州市市花。水仙按花型可分喇叭水仙、橙黄水仙、红口水仙、长寿水仙、花轴水仙,此中又有单瓣和复瓣之分。单瓣花有内外两层,香味浓郁,以“金盏银台”最为盛名,在其盛开时犹如仙子凌波,呼之欲出。复瓣花黄白相间,花瓣微皱,香清味幽,美其名曰“玉玲珑”,与“金盏银台”有姐妹之称,怒放时,似芙蓉出水,楚楚动人。

水仙不但可观其花,闻其香,而且叶、茎、根皆可观赏。其叶挺直秀美,翠绿袖长;其根洁白如银,纤尘不染;其鳞茎经精心雕刻,或似天女散花,花篮迎宾;或如孔雀开屏,天鹅展翅;或像龙凤呈祥,玉壶迎春,栩栩如生,别具奇趣。

“好雨知时节”,水仙体人意。水仙花往往在隆冬的除夕之夜迎春怒放,若将盛开的水仙置于客厅花几上,用一根红色毛线随绿叶围个圈,红绿相间,再在盆中配以玲珑的山石、小桥等装饰,则雅趣横生,相连成趣,渲染了节日气氛。冬末岁首,愿你的厅中案头也有一盆“凌波仙子”, 伴随你度过一个欢欣快乐的新春佳节。

2023-02-12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35787.html 1 3 淡雅清香水仙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