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琳琳 陈鹏锐
本报记者 古瑾
2月3日,正月十三上灯日。30余名“归雁”学子欢聚西津渡,畅谈在外求学经历和对家乡发展意见建议,抒发报效桑梓的拳拳之心……
当日,市人社局会同市人才办、团市委、市残联等部门,抢抓春节期间各地大学生寒假返乡时机,举办“归雁”学子新春联谊送岗活动。通过登云台阁看家乡、民俗文化体验、“归雁”学子咖“扉”说、“归雁”学子专场招聘会暨就业见习双选会等系列活动,让“归雁”学子们感受家乡发展变化,牵引青年学子回乡就业创业。
“归雁”学子
争当家乡建设者
“自从当选家乡的引才使者,我便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深刻体会到家乡对于人才引进的重视。”我市首批“归雁”引才使者之一、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韩熙光说道。这个寒假,韩熙光一直积极地向自己的同学宣传镇江的人才政策,做家乡的招才员、宣传员、联络员。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发现愿意回镇创新创业的人数还是较少,因此我认为,除了广泛宣传引才政策外,还可对放弃回镇创新创业的人才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具体想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家乡对引才计划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灵活调整,促进人才聚集之势长期发展。”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姝缘分享了自己对家乡发展的建议,受到人社部门的肯定和重视。
在“归雁”学子咖“扉”说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艾晓晖仔细倾听,并表示对于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人社部门将认真梳理分类,逐一研究落实,切实把大家的“金点子”和“好计策”转化为工作实践,持续优化人才服务。
520个岗位
抛出就业“橄榄枝”
“归雁”学子卯兔暖春西津渡专场招聘会暨就业见习双选会,是新春联谊送岗活动的重头戏。当日,金东纸业、吉贝尔药业、逸飞激光、东方生物等20家优质企业,共提供研发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设备安装工程师、生产调度、会计等各类岗位520个,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我们公司是专业设计和生产汽车紧固件的国际性公司,具有15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紧固件供应商之一,每年岗位需求200余人。”阿雷蒙镇江分公司负责人事招聘的殷茵说,招聘会效果不错,不到一小时已经初步谈成了5个学生,就等他们面试了。
陪妹妹上灯的小陶今年即将毕业,看到西津渡有招聘会,便主动和几家企业进行了沟通。“我在这里看到不少心仪的岗位,和企业一沟通,企业对我都挺满意的。本来还为工作的事发愁,没想到陪妹妹上灯,就把工作的问题解决了。”小陶开心地说。
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宣传大学生“聚镇”和青年人才“归雁”计划的展板,以及政策咨询服务台。不时有青年学子前来咨询,工作人员详细向他们介绍大学生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等人才政策,以及政策享受条件、申报流程等问题。
人才政策
持续释放城市温度
“2022年,全市人才投入6.24亿元,同比增长21.08%,其中,市直投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5.35%。‘十三五’以来,我市人才累计投入资金24.1亿元,在‘长期过紧日子’大背景下,力推人才工作投入强度不减、支持力度不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鑫表示,当今,各地的人才竞争如火如荼,我市也不断加大人才投入,聚力升级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生态,让广大人才在镇江安心、安身、安业。镇江已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前50强,今年首次进入全省前6。
艾晓晖介绍,我市为大学生人才量身订制的《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人才新政,共包括26条政策干货。“在家乡发展,我们送上4万元-9万元的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最高20万元的购房补贴以及购房契税补贴。在家乡创业,我们送上6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1人5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最高4.5万元的创业社保补贴、最高每月500元的创业场租补贴、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万元的创业项目资助等六大政策红包。”艾晓晖表示,市人社局将立足“打造长三角产才城教融合发展福地”定位,紧锣密鼓开展“名城名校携手行”,结合“四群八链”重点产业为青年学子量身订制合适岗位,持续释放城市温度,构建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学子归乡逐梦圆梦牵线搭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