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风雷
近来忽然想起我的镇江师专老师刘锦先生来,主要是因为文友犀泽在写他的文章《刘地生先生的晚景及身后事》,一时间很多往事都在眼前闪过。
我是1986年考入镇江师专中文科(系)。刘锦又名刘地生,他是我的古代文学课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我们中文班的学生与刘锦先生似乎没有交往。对此,我咨询过镇江师专中文班数位同学,大家皆摇首。我只知道,刘锦先生第一次推门进来给我们上课,是在镇江师专的中文阶梯大教室。随着门“吱呀”一声,进来一位老人。呈现在我们中文1、2班学生面前的,是一位精瘦、文质彬彬的老头,他戴着金丝边框眼镜,衣衫整洁,头发梳得很亮。
刘锦先生教古代文学,我不知道他使用的是什么语言。我以为,应该说是“生涩难懂”,大略不是地道的普通话,或许是广东式的普通话。他所授课的内容,我也多不记得了,只有他对唐柳宗元诗《江雪》的赏析,印象深刻。除了教学外,我和刘锦先生的私下交往只有两次:一是到他的宿舍请教李清照的问题;二是同他一起去踏青拜谒宗泽墓。
我到刘锦先生宿舍请教李清照的事情,主要是有一段时间,在我个人文学兴趣中,为李清照的凄凉身世和绝世才情打动,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刘锦先生。最有意思的是,他借给我一本李清照的书,还特地让我打一借条呢。于此中,可以瞧出刘锦先生的性格,略微有些古怪。这是我同刘锦先生私下的第一次交往,也是刘锦先生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一点。
第二次则是在1987年4月份,清明节前后,也是踏青的季节。我们周末在刘锦先生的带领下拜谒了京岘山脚下的宗泽墓。我也是在这个时候,知道了宗泽墓上的一副楹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
我们从师专出发,至东门乘3路公交车到汝山的孟家湾下车,然后从孟家湾步行至京岘山脚下的宗泽墓。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末,宗泽墓完全被掩蔽在京岘山郁郁葱葱的密林中,不是陌生的外乡人能轻易找着的。从孟家湾步行至京岘山脚下是一条土路。我们首先要到象山乡的万寿寺村,才能找到宗泽墓的具体位置,不像现在可以直接到京岘山脚下,且有明显的标志可以指引,而是隔着一大片农田。从万寿寺村前朝南,越过大土路的路基,下到农田的田埂上,才通到京岘山脚下的宗泽墓墓道上。这其中并没有明显标志物,大抵要咨询当地村民才能知晓。当我们踏上宗泽墓墓道的甬道时,我才觉得四周古木森然,寂寞肃杀,更觉得京岘山似一把翠绿色的太师椅环抱着宗泽墓,这里真是一方风水宝地。
拜谒了宗泽墓后,我们随刘锦先生一起从京岘山翻山越岭攀登汝山。站在汝山之巅,我们眺望着东面的长江村,甚至可以看到谏壁镇的标志物谏壁电厂的大烟囱。刘锦先生告诉我们中文班的学生:“此(指汝山)是宁镇山脉在镇江城最东面的一条余脉。”我清晰地记得刘锦先生的这句话。不过,后来我还知道了京岘山、汝山和焦山都是宁镇山脉在镇江东面的一条余脉。回来时则是没有再坐车,我们师生又从汝山之巅重返京岘山,沿着京岘山古道(大体是现在的京口路)至镇江二监返回东门梦溪广场,再折回镇江师专的校园。
刘锦先生何时到镇江师专工作的?此事我曾电话请教过刘锦先生的同事——镇江师专副教授、我的古汉语课老师笪远毅先生。笪远毅回忆:“1978年落实政策后来镇江师专工作的。”至于其他情况,笪远毅也不清楚。“因为刘本人从来不说,我们大家从来也不问。”
这一点我也与犀泽交流过。他认为,刘锦先生是在1980年来镇江师专工作。他说自己有一份刘锦先生的简历,是以蒋文野校阅的自传简历为依据,此处详见《刘地生先生的晚景及身后事》一文。其文云:刘本名锦,字地生,似取“地锦草”之意,又表明农村、农民出身,与土地关系密切。他生于1922年11月,老家湖南桃源,是宋教仁的故乡。刘出身农家,读书颇迟。据他应《镇江人物辞典》编委蒋文野(时任镇江师专中文系副教授)之邀,自填的履历是:“副教授。字地生。祖籍广东从化。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49年到南京大学任助教。1949年到1953年借调到新华日报社工作。1956年晋升为讲师。1980年由南京大学调来镇江师专中文系任教。”
这段材料我在马德泾等编的《镇江人物辞典》中也查到了,该书编委确有蒋文野,他也是我的镇江师专老师。这篇小文就算是我对刘锦先生的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