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8日
第011版:名城·妙高台

丹徒乡镇建置沿革考略

《丹徒县志》记载清代丹徒县地图

丹徒区辛丰农民健身公园

丹徒区政府大楼

文/陈水源

丹徒历史悠久,最早称“宜”,是3000多年前周康王姬钊(前1082年)封给虞侯矢的领地。据光绪《丹徒县志·建置沿革》记载:“丹徒名县始于秦,至宋始隶镇江府。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东巡,发囚徒三千,凿京岘山,筑驰道,改谷阳称丹徒,置县。县治今丹徒镇。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县治从丹徒移至治京口,此后固定于京口。”

丹徒置县前后

探讨丹徒乡镇的建置沿革,首先要了解丹徒在置县前后的隶属。据现存最早的宋、元镇江志考诸传记,丹徒在禹贡周职方为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更名谷阳。秦时置县,改谷阳为丹徒,隶属会稽郡,郡治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十三县置吴郡,丹徒为十三县之一。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改名武进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复名丹徒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丹徒县并入延陵县,移治京口,属蒋州(蒋州是南京在隋朝时期的名称)。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延陵县属润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润州,属江都郡。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润州、丹徒县,丹徒属润州,均治京口。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润州属江南道,领丹徒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两道,润州属江南东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置浙江西道,改丹阳郡为润州,丹徒县属浙江西道润州。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合浙江东西两道为浙江东西道。次年赐号镇海军,领润州,丹徒为润州属县。后历朝均以丹徒名县。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辖丹徒、丹阳、金坛三县。丹徒县宋为镇江府治,元为镇江路治,明、清皆为镇江府治。2002年4月,丹徒县改称丹徒区,区政府迁入丹徒新城。因此,丹徒置县,自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乡里制的始建

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春秋时期。据史志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这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以下设县,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据元《至顺镇江志》记载:“丹徒县以丹徒乡与京口里的名称最古,后京口不复称里,只存丹徒乡名。至宋熙宁五年(1072年),增洞仙乡,因而‘旧惟七乡’,增加为八,历明清而未变。”丹徒县自宋至明清时期实行的乡里制基本上是稳定的,雍熙四年(987年),丹徒镇始为县镇。全县辖八乡三镇一寨。八乡为:崇德乡、大慈乡、丹徒乡、义里乡、长乐乡、平昌乡、高平乡、洞仙乡;三镇为:丹徒镇、大巷镇、丁角镇;一寨:圌山寨。里保原为109个,至清嘉庆则为113个。集镇清初有丹徒、谏壁、大港、辛丰、丁角、高资,后因丁角河道不通,集镇移至宝堰,另增姚桥、大路,形成八大集镇。

明代农村设乡、都、里(图),县城设隅。据《丹徒县志》记载:“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原延陵洞仙乡(今丁角、宝堰等地)划归丹徒县。元至顺以前,丹阳县以平昌乡(今丁岗乡大部分地方)交换丹徒县的练圹乡(今河阳、司徒两乡)。”

清末,丹徒县实行地方自治,全县划为18市乡,27都350图,除城厢、城郊(焦东、永固二乡)外,农村为大港市(3都33图)、平昌市(2都45图)、圌滨乡(1都21图)、顺江乡(2都30图)、御隆乡(21图)、谏壁乡(2都8图)、崇德乡(2都8图)、辛丰乡(2都28图)、育成乡(1都19图)、长乐乡(2都16图)、上党乡(1都18图)、岁丰乡(1都18图)、丹徒乡(1都10图)、仁让乡(5都45图)、高资乡(2都30图)。

民国时期,丹徒县行政区划沿袭清制,仍为18市乡。民国18年(1929年),镇江县(丹徒县)实行县、区、乡建制,全县设7个区,167个乡镇。

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4月,镇江解放,镇江市与丹徒县分置,原高资、上党、辛丰、大港、宝堰5个区属丹徒县;另置高资、上党、辛丰、宝堰4个县属镇。这是丹徒县首次以镇为名称的行政机构建置。同年6月,丹徒县实行区乡并划,4个县属镇并入其所在的区;辛丰区分置渣泽区,大港区分置姚桥区,全县共设9区48乡。年底,又划为9区115乡(小乡),废除了保甲制,设行政村,实行县、区、乡、村四级行政建制。1958年9月,丹徒县成立了11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大公社)。在这期间,丹徒县乡镇建置沿革、区划隶属多变不定,至1962年3月,丹徒县领24个人民公社及谏壁镇。1969年,又撤区建17个大公社。

1983年7月,实行政社分设,原来的大公社改称乡人民政府,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至1985年,全县共辖19个乡。在这以后的30年间,丹徒县几经乡镇合并、区划调整,原属丹徒县的丹徒镇、谏壁镇、蒋乔乡及东乡大部,划归镇江市。截至2018年底,丹徒区共辖6个镇、2个街道。这里所说的镇,也是行政区划之一,属乡级行政区,实行镇管村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乡镇制的延续

阐述丹徒县的乡镇建置沿革,可初步概括为:秦朝郡县制和乡里制,一直延续到元代;而改乡里制为都、图制又始于元代;明代农村设乡、都、里(图),民国时期实行区乡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区、乡(公社)、村(大队)三级行政制和现行的镇、村制。而丹徒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置的辛丰、宝堰、高资、上党4个县属镇,如今仍为丹徒区重镇。

辛丰镇,古称新丰,春秋吴越时,为一个村名。秦时已设集市。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建成新丰塘(湖)。隋代,大运河南北贯通,这里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唐时,新丰称市。宋时,新丰设镇,置邮务、驿站。明清时期为崇德乡7都1-4图,清光绪三年(1877年)设辛丰乡,辖2都28图。民国18年(1929年),属镇江县第四区。1949年4月,设置辛丰区,同时设置辛丰镇,新丰从此改称辛丰。同年4月,丹徒县人民政府驻辛丰镇,6月,县政府迁驻镇江市。1987年5月,辛丰乡人民政府改为辛丰镇人民政府,实行镇管村新体制。2005年12月,原辛丰、黄墟两镇合并为辛丰镇。

宝堰镇 ,明代属洞仙乡,清末属仁让乡。宝堰原村名拦水,因常遭洪涝,筑坝拦洪,遂改村名为堰坝,后又改为宝堰,以示其重要。北宋雍熙四年,丁角就是丹徒三大镇之一,后因河道枯竭,水路只通宝堰而逐渐衰落。宝堰则日益兴盛,成为丹徒县八大集镇之一。民国十三年(1924年),仁让乡改为仁让市(今宝堰镇),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镇江县第六区,区政府设宝堰镇。1957年撤区建乡,1958年建宝堰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宝堰乡。1987年5月,撤乡改置宝堰镇。2005年11月,荣炳镇并入宝堰镇。

高资镇,在丹徒区西北部,北临长江,因高资港而得名,为江南名镇,商贾之地。宋代高资称高资村,元代称义里乡,明代称高资港。清代初期,高资即为丹徒县八大集镇之一。清末,置高资乡,辖2都30图。民国九年(1920年),为镇江县第二区。1949年,置高资区并设高资镇。1957年,撤区并大乡,高资区称高资乡。1958年,成立高资人民公社。1983年7月,复置高资乡。同年,石马乡并入高资乡。1987年5月,撤乡改置高资镇。2011年12月,设高资街道办。

上党镇,乃东晋时期山西上党郡民避乱南迁于此,设立侨郡治所,于此以后,因袭而成的地名。明清时期,上党属长乐乡所辖的一个村。清末置上党乡,辖1都18图。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镇江县第三区。1949年,置上党区并设上党镇;1957年,撤区并大乡,改置为上党乡。1958年,设立上党人民公社。1983年,复置上党乡。1987年,撤乡改置上党镇。2005年12月,上会镇并入上党镇。

本版图片由陈水源提供

2023-01-08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31308.html 1 3 丹徒乡镇建置沿革考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