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骏
元旦新去,两会即至。
迈过2022,踏入2023,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总结过往、布局新年?
今天,《京江晚报》以独特的视角,为您解读这份报告,希望为您关注镇江“两会”提供些许助益。
2022年的“成绩单”
●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左右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左右
● 进出口总额增长25%
● “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应税销售增长12%
● 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43.4亿元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453元、32764元
● 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
● 新增市场主体6万家
● 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3家
● 累计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178人、大专以上人才3.9万人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
● “一网通办”、“一端通办”覆盖率达到98%
● 城市信用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9位
● PM_2.5年均浓度下降2.8%
● 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7.8%
● 新增造林绿化近1.5万亩
● 新建“吨粮田”4.4万亩
● 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
●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5万平方米
完成这些,是坚持的胜利——
●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 面对延宕反复的疫情形势,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心竭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面对经济运行“三重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 面对人民群众美好期待,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面对交织叠加的矛盾风险,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022: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成绩单”,当然是评判优劣一个重要的标准。比如,体育赛事的“最有价值球员”,绝大多数产生在最终的冠军得主中。
但仅凭“成绩单”就判定成败,就容易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比如,“三好学生”的评选,考试成绩是一方面,终究还得看是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将《政府工作报告》中量化的数字提取并遴选出来,是为了您能够更便捷地通过这些经济社会事业重要数值,了解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而接下来要说的,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365个日夜。
也许在若干年后,当人们再度提起2022这个年份,“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仍会是对这一年的“注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直接威胁,更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不小冲击——经济运行的压力不断叠加;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不仅对局部违法行为直接查处,对整个城市环保意识再增强、保护举措再落实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报告用了5个“面对”来梳理这一年的“极不寻常”,同时用对应的“坚持”,陈述着发展过程中的“不容易”——
发展仍在“主航道”,经济稳住“基本盘”:主要经济指标绝大多数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既定的110多项重点工作任务得到了较好落实;
民生始终兜牢底线,风险持续化解防范:发放稳岗返还和创业贷款担保资金6.1亿元,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金融生态持续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
……
对一年工作的“评定”,报告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重大项目支撑不足;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基层基础、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
但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困难和压力,绝大多数人没有选择“躺平”——他们有的在为畅通物流供应奔走联络;有的在为患者健康带病坚持;有的在为药品采购动用个人所有资源;有的在为保障员工生活不辞一人;有的在为城市洁净照护每一寸方圆。
“他们”,是这座城市“很有前途”的中坚力量!
更多报告解读
详见06、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