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斌
抗战时期,国人都憎恨汉奸,但打入敌人内部的“汉奸”却令人敬佩。当年,人们对受党指派到隐蔽战线的共产党人或原在汪伪政府任职,暗地里却由衷敬佩、同情和积极支持抗日的人士,叫“白皮红心”。丹阳,既是南京汪伪政权政治中心的卧榻之侧,又是共产党开展敌后斗争的前沿阵地。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新四军在茅山和丹北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丹阳城乡到处都有“白皮红心”的革命者和有识之士。我儿时就听奶奶丁保宝讲过,丹北镇埤城有一位叫王锡伍的中共地下党员。
开药店掩饰身份
埤城,原名仁信,三国东吴孙权牧马之地。明嘉靖年间曾在此营寨、筑城,以防倭寇,故改名埤城。该镇与镇江丹徒交界,宋代就渐成规模,成为丹阳、丹徒、武进、扬中(太平洲)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及丹阳北部地区的商贸中心。明清时,这里商市兴盛、经济繁荣。2014年3月由新桥镇、后巷镇、埤城镇三镇合并组建成为丹北镇(丹北镇名称的由来也是为了纪念“丹北抗日根据地”)。
王锡伍,1901年出生在埤城镇上一个富裕家庭。虽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但他从小就富有同情心。他目睹了社会的诸多不公和穷苦人的艰辛,使得他对当时黑暗的社会产生了厌恶。抗战爆发后,王锡伍阅读进步书刊,在自家药店接触了共产党的一些地下工作者,从而使得他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
民国二十八年(1939),他以药店老板身份为掩护,任埤城地下联络站负责人。抗日战争中,王锡伍的药店,是新四军重要的地下活动场所。但为了更好掩饰身份,他于1940年上半年受抗日民主政府指派打入日伪内部,担任了埤城镇镇长。暗中利用伪镇长的特殊身份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掩护我地下党领导同志,并先后营救10多名地下党员,保释上百名群众;积极为地下党传递情报,配合地下党铲除特工站长、保安队反动头目等。由于信心坚定、工作努力、斗争坚决,1941年3月王锡伍秘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与敌人斗智斗勇
民国三十一年(1942)秋天的一天傍晚,北风呼啸,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王锡伍夫妇俩在家中聊天,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迎门而来,王锡伍夫妇忙站起身来,这时山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赵文豹(曾任丹北县、丹南县、江都县县长及镇江市市长等职)已大步跨进他家门槛,面色沉重。王锡伍夫妇还没来得及问怎么回事,赵文豹县长就急促地说后面有人跟着,王锡伍赶紧说:“快上楼!”赵文豹一下就上楼去了。王锡伍夫妇刚坐下,片刻,埤城镇伪警察局一个姓贺的警长突然冲进门来,贼头贼脑地东瞧西看,王锡伍强压心头紧张,面带笑容问道:“贺警长,是哪阵风把你给刮来了?”姓贺的警长奸笑道:“哪里,哪里,王镇长,现在天要下大雨,外面也渐渐地黑起来了,我想今晚借宿一夜。”王锡伍夫妇俩顿时感到情况不妙,为楼上赵县长的安全捏着一把汗。
为保证首长安全,王锡伍灵机一动,向妻子递了一个眼色说:“那就让你弟弟早点回去吧,贺警长要住这儿呢。”妻子心领神会地来到楼下另一间房屋,拿了钓鱼竹篓和一件蓑衣、凉帽迅速送上楼,一会儿,赵文豹县长穿戴一番就跟她下楼。那个伪警察局的警长与王锡伍看似有说有笑,但一双贼眼始终盯住穿蓑衣戴凉帽的赵文豹,却又不好多问。王妻先对丈夫说:“我去送送弟弟就回来。”回头又对伪警察局贺警长说:“他今日捉了些鱼来给我们,你坐会儿,我去送送就来。”赵文豹县长镇定自若地出门而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之中。突然那个伪警察局贺警长起了疑心,也欲借口离去,王锡伍见状忙一把拉住,笑着说:“贺警长,怎么急着要走?你难得来,正好我叫下人烧几个小菜,今天我们喝个痛快。”那个伪警察局贺警长也只好顺势作罢。
巧施计谋来锄奸
1942年至1943年间,日伪驻埤城的反动机构多达13个,其中94号特工站、保安队、警察署等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埤城笼罩在一片阴云黑雾中。王锡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作恶分子一起给清除掉?这时候,党组织派人秘密联系了王锡伍,大家商量决定由王锡伍利用伪镇长的公开身份诱使首恶分子集中起来,予以镇压。
王锡伍一直寻找着恰当的机会。转眼到了1944年秋的一天上午,王锡伍趁伪政府有事,邀请94号特工站长查斌、保安队长李文书等3人吃饭,事先秘密转告党组织派人“作陪”。查斌、李文书等3人听说王锡伍镇长请他们吃饭,乐不可支,都喜笑颜开奔赴宴席,毫无戒备之心。三人到来后,党组织区短枪班也迅速赶到,埋伏在埤城西街外。在席上,王锡伍谎称党组织安排的“作陪”人员是他的朋友,拼命向查斌、李文书等3人敬酒,三人很快就有了醉意。这时候,王锡伍和“作陪”人员悄悄使了个眼色,突然大咳一声,早已做好准备的区短枪班猛冲进屋,与里面的人紧密配合,还没等那三人反应过来,就将查斌等人抓住,就地镇压。三人到死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除掉三人后,又趁天黑把他们的尸体扔在离王锡伍家较远的路上。第二天,有人发现三人尸体后,王锡伍只说这几个人吃完酒后就回家了,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结果大家都纷纷传言,说是因为他们做的坏事太多,共产党把他们杀了。这一行动,使埤城的敌特人员胆战心惊,狠狠地打击了他们的反动气焰。王锡伍也松了一口气,觉得又为共产党做了一件好事。
受尽酷刑不屈服
民国三十二年(1943)底,随着新四军苏北根据地抗日队伍的不断壮大,苏北急需大量棉布,并派人来苏南采购。王锡伍接到任务后,沉着、机智地协同苏北来的党组织同志顺利采购所需的200匹军用棉布,并积极护送人和布匹安全到达苏北,为苏北抗日根据地解了燃眉之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王锡伍曾先后被丹阳、镇江、南京敌伪特工组织逮捕。审讯期间受尽酷刑,毫不屈服。几经当地乡绅和家人保释,以及地下党积极营救,而重获自由。新中国成立后,王锡伍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从不居功自傲。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埤城的工商业进行改造,主动将自家药店与政府联营。王锡伍被埤城镇人民政府推举为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县人民法院陪审员。1953年1月,他以丹北抗日根据地代表的资格,出席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受到谭震林等省政府领导人的接见。